返回

第472章 协议(二章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2章 协议(二章合一) (第2/3页)

立刻从病床上一跃而起,把亲生母亲忘得干干净净,兴奋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不会的。人不是机器,输入某个代码,就能一秒钟将之前的不愉快清除。

    最大的可能,是兴奋一阵子,然后迅速失落下来。投入到《安娜多丽雅》剧组之中后,一边拍戏,一边想着自己失去的母亲,一边心猿意马地琢磨着《天君》该怎么演,最后搞了个四不像。哪一头也没顾全:创伤没走出,《安娜多丽雅》没拍好,《天君》也没琢磨好。

    在情绪低沉,对万事万物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什么东西最有效?

    一个刚刚跟父母大吵一架的优等生,躲在房间中抹眼泪。这时候,如果朋友端着一块蛋糕去安慰她,她也绝不会振作起来,只会越发委屈:我的朋友对我这么好,我的爸妈怎么会是那副死样子?

    但如果,这时候,朋友抱着一本暑假作业惊恐万状地冲进来,大叫道:“完蛋,明天开学了!你的暑假作业怎么还没做完?老师说了,写不完暑假作业的,不用去学校了!”

    那么,这个优等生就算是抹着鼻涕、流着眼泪,也会哭着把暑假作业写完的。

    《天君》就是那份暑假作业。

    唯有压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比鼓励,安慰和期待都有用得多。季君陶要给商叶初制造最大的压力,大到商叶初完全忘记过去那些糟烂事,只剩一脑门子戏官司!

    精心甄选过后,季君陶选定了杨唤宜这个工具人。

    绍光济生性严谨,选角极其认真,怎么可能会看上一个被官方通报不敬业的轧戏艺人?那套“杨唤宜遇到了绍光济,绍光济两眼放光,一见如故,如获至宝”的台词,全是季君陶编出来的。

    季君陶以利益说动了杨唤宜,让杨唤宜把这套说辞,给商叶初说了一遍。让商叶初以为,绍光济想选用杨唤宜出演《天君》。

    这套说辞很有效果。

    首先,杨唤宜与商叶初正在拍摄《安娜多丽雅》,需要培养什么狗屁的感情。为了维护这份岌岌可危的感情,商叶初无法大张旗鼓地动用明面上的手段,阻止杨唤宜出演《天君》(除非她准备放弃《安娜多丽雅》),只能干瞪眼。那种无能为力的焦急,是最好的催化剂;

    其次,杨唤宜相貌和演技都过关,足以取信商叶初。如果是苏歌拿这套话去糊弄,商叶初只会以为绍光济疯了。

    最后,让杨唤宜成为商叶初的竞争对手,在《安娜多丽雅》的拍摄中,商叶初就会更加全神贯注,力图胜过杨唤宜。

    商叶初争强好胜,如果知道绍光济有意于杨唤宜出演《天君》的话,一定会竭尽全力证明自己比杨唤宜更优秀。季君陶相信商叶初的潜力和演技,有这份斗志,《安娜多丽雅》的拍摄,就不用愁了。

    果不其然,得到这条假消息后,商叶初压力倍增,急得魂都快丢了。自己那一大家子人,顿时丢到南太平洋去了。也不伤春悲秋了,也不顾影自怜了,打了一天吊瓶,就急急忙忙地杀回霞滩拍戏去了。

    听霞滩那边的手下人传信来,商叶初演技突飞猛进,被骆尧导演夸出了花儿。瞧瞧,这都是压出来的。

    这条一箭双雕的好计如此奏效,让季君陶十分欣慰。只是好景不长,新的烦恼找上了门。

    先是商叶初,竟然在霞滩那边和杨唤宜搞了起来。

    季君陶暗呼失策。她竟然忘了这一点——用竞争压力强行把商叶初从斩断过去的虚无情绪中薅出来,没有任何过渡期和疗伤期,无疑是一种拔苗助长。商叶初在心理上必然形成情感缺口,很可能寻求其他东西,来补足这个空缺……天可怜见!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好在这种感情有益于《安娜多丽雅》的拍摄,也能让商叶初情绪上健康点,季君陶拨了半天算盘,捏着鼻子认了。

    杨唤宜缺戏拍,大不了,以后许给她一点青凭娱乐的资源,利诱她和商叶初分手不就完了?公司那几个谈情说爱的小花生,季君陶都是用这种法子拆散的。

    在季君陶眼中,杨唤宜就是个最普通的娱乐圈艺人。除了比其他人老了点,糊了点,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这点蝇头小利,足够将她手拿把掐。

    这档子事刚妥当,对赌协议那边又决了堤。当初在协议草稿中,拟定的《幸福街》票房标准是八个亿。这个数字,踮踮脚还是能够到的。就算有几千万的缺口,季君陶也可以让手下人造点假,冲出一个虚数来。

    谁承想绍光济那老滑头看完合同,竟然要求把票房准线改到十六个亿!

    哪个女星能扛得起单部电影十六个亿票房?一只手都凑不够!

    真不知道绍光济是有意掀桌子,还是太看得起商叶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