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番外:除夕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章 番外:除夕夜 (第2/3页)

到了史无前例的741分的成绩,摘得了状元的宝座。

    是的,如果张胜利和张冀西错开参加高考的话,说不定他们家能够连续两年出两个状元呢。

    而老小张淑安,张浩在发现其智商确实是不如几个哥哥以后,也是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求其健健康康的长大就是了。

    如今,张淑安就读于雄安第二高级中学的高一。

    张浩计划让其走艺术道路,学个钢琴或者其他的乐器之类的,未来总是不缺谋生的手段的。

    再加上,从第一次高考开始,我国就规定了有艺术类院校可以报考的。

    张淑安虽然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不溜,但那是和家里的三个哥哥比较,实际上,张淑安是学习最刻苦的那个,就算是最后考不上什么专业院校,就算是考个艺术类院校,也是可以接受的。

    几人一起忙碌着。

    突然,客厅之中的电话响了起来。

    李舒琴听到电话的响声,不由得喊道:“淑安,去接电话!”

    张淑安闻言,放下手里的活计,便是跑到电话旁接了起来。

    另一边的办公室之中,张浩拨通电话之后,便是听到对面的声音,不由得笑道:“是淑安吧,跟妈妈说,我会晚点回去,你们稍微等一下我。”

    听到这个话,张淑安顿时高兴了起来。

    就见张淑安一边挂电话,一边高兴的喊道:“爸爸说让我们等他,他会晚一点回来。”

    听到这话,房间之中的几人都是露出了笑意。

    一家人也是更加开心的忙碌了起来。

    相对于张浩家的情况,平常的老百姓,虽然有所不如,但通过这些时间的发展,也是远远超过了建国前。

    从早上开始,全国各地的菜市场,便是围满了人。

    准确的说,绝大多数的年货,早在之前的几天,就已经基本上采购的差不多了。

    但是,一些新鲜东西的采购,却是只能等到除夕这一天的上午进行采购了。

    看着菜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新鲜反季节蔬菜,雄安钢铁厂的五级工李坤也是身形顿了顿。

    他想起了家里的三个孩子的情况。

    这些反季节蔬菜,最早的57年的时候,石门周边的一处公社走出了一名大学生,而这名大学生在回到公社后,便是带着人搞起了大棚反季节蔬菜。

    而这个事情,也是得到了雄安大学农学院的教授的高度关注,并给予了技术支持。

    这一下可好,当年,便是成功搞出来了大棚反季节蔬菜。

    不过几年的时间,这种反季节蔬菜,也是慢慢的在全国范围内都普及了。

    只是,因为反季节蔬菜毕竟才出现几年的时间,价格还是比较贵的。

    李坤看了一下那些菜的价钱。

    一斤西红柿,竟然要0.62元。

    要知道,一斤猪肉,雄安菜市场的价钱,才0.71元。

    说起来,我国早在刚刚建国,便是从苏联引进了白猪。

    白猪相对于黑猪,具有养殖周期短,粮肉兑换比高等优点。

    通常情况下,传统黑猪,粮肉比约为8~10:1,也就是说,需要八到十斤粮食或者饲料,才能转化为一斤猪肉。

    而白猪的粮肉比,在如今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却是能够达到3.5-4:1的粮肉比。

    也就是说,同样的粮食,如果换成黑猪,只能换一斤,但要是换成白猪,可能有两斤还多。

    这个账,很难算吗?

    也是因此,现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肉类,基本上能够保证基本的供给了。

    除此之外其他的粮食等方面的研究,也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张浩知道什么是雄性不育株,也知道杂交水稻的关键,就是这个雄性不育株,又怎么可能不让人关注呢。

    也因此,如今杂交水稻,也是早就出现了。

    只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的需求也是在发生着变化,从一开始追求吃饱,演变成了现在的追求吃好。

    李坤今年35岁,是雄安钢铁厂的五级工,经过多次工资调整后,如今五级铸工的李坤,一个月的工资基本工资为128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