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9章 绝杀(九三阅兵特别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09章 绝杀(九三阅兵特别篇) (第1/3页)

    从战术上讲,萧宝月的应对着实巧妙。她没有直接否认拒婚,反而就着王扬的话题,顺理成章地引到拒婚的缘由上,一记借力打力,顺势而为,立时转为攻招。

    话至此处,到底谁拒谁的婚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不是你想不想要的事,而是你根本不行,所以要不了。

    不过从战略上而言,萧宝月已经不知不觉落入王扬预设的陷阱里,被成功带偏了。

    在这场对局中,两人的核心胜负是在身份上争高下,不管挑拨还是贬低,其本质都是要确立己方在蛮部眼中的绝对权威性,争夺对蛮事务的掌控力与主导权。

    萧宝月上半局已处于下风,在洞悉并效仿王扬那套“专注压制对方身份”的策略之后,倘若她能坚定不移,继续从不同角度发力,持之以恒地削减王扬“光环”,则未必不能挽回颓势。因为她根本不需要把自己身份重新拔高,只要尽力踩低王扬便好。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一旦使出,王扬还真不好应对。

    萧宝月此时尚未意识到这种打法,但王扬在萧宝月拿嫡庶说事儿的时候已经见到了苗头,所以他立即抛出“拒婚”的话题引诱萧宝月转移战斗。

    一旦战斗转移到“男女之事”上,萧宝月便基本失去了翻身的可能。因为无论她在男女私怨的战斗中赢多少,都改变不了战略上的失败。别看蛮人吃瓜吃得爽,但他们真正关心的从来不是王扬有没有暗疾,萧宝月是不是被拒婚,而是这两个汉家使者,谁更能代表汉廷的意思,谁说话更为管用。

    所以王扬表面上虽然抛出了拒婚的话题,但其实只为引萧宝月往这个方向纠缠,却压根儿不在乎纠缠的胜负。不过萧宝月的回击大大出乎王扬的预料之外,并由此导致两种可能会损害到整体战局的情形。

    第一种是王扬如果被萧宝月这话惹怒了,或者显示出丝毫的气急怨念,那之后一系列针对萧宝月的后手都免不了要染上“因男女私怨而蓄意报复泄愤”的色彩,这本来是给萧宝月准备的帽子,现在一个弄不好,有可能给自己也扣上同款。

    其实即便不念及此,王扬也不会被这句话触动心境。一般城府浅的人最受不激,尤其在涉及他人观感和自尊上,很容易被引发强烈的情绪波动。这其实是自我价值感尚未稳固造成的。

    有些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外源性的。他们的自尊需要通过外界的认可和尊重來确认与滋养。故而一旦遭到外界的否定,就如同动摇了根本,会立刻触发防御和反击,当这种反应激烈且失控的时候,便是俗称的“破防”了。

    而另一些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内源性的。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清晰稳定的认知,不太依赖于外界的即时反馈和评价。所以在受到外界攻击,尤其是不正确的攻击时,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深潭,有时表面会泛起涟漪,但深处纹丝不动。有时甚至连涟漪都不会有。王扬便是这样的人。

    比如刚穿越的时候那个壮汉发表各种言论,王扬都不置一词。这不光是由于王扬当时在思考更紧迫的问题,无暇纠正壮汉种种偏浅言论。同样也是因为没必要。

    壮汉如果是王扬的学生,王扬会出于责任解释几句。如果是王扬的朋友,又真的想求知,王扬会出于亲近,为其分说。但如果是路人,不好意思,随便你怎么认知了。

    之前王扬参加一个饭局,局上某理学博士以百度百科的水平大谈人文学,又谈到国际学术,言之凿凿地说欧美古典文学乃人类文学之公器,各国都研究推崇,不像我国古典文学只是一家闭门之学,欧美学者“看都不会看”云云。席间坐者都目王扬,理学博士也直接底气十足地问王扬:“我说的对吧?”

    若换做其他人,必大怒而争,各种摆事实、甩论据,势要当场打脸,王扬却只是点头笑笑,不做争执。此君只当王扬膺服,又把话题转到其他上。结果有好事者直接翻出王扬去普林斯顿参会研讨中唐思想史的英文简报,又把王扬撰写的几篇关于东|亚、西欧以及北美上世纪以来各个时段中对唐代文学研究理路与风向嬗变的评议文章给此君看。此君草草一扫,瞪着眼睛脱口道:“欧美还真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啊!”王扬还是笑笑,说了两字:“也有。”此君失色,不复开口。

    这种事王扬现实中遇到的很少,上面讲的算是很有“特色”的一件。王扬当时一点都不生气,只是觉得这哥们儿有些轻浮,但口才还是好的。毕竟人家专业是理工,不懂人文学很正常,王扬也不会因为一个不懂行的人随便说的话而觉得气愤,尤其公道的讲,此君还真不是崇洋媚外,只是确实以为国际学界现状如此而已。至于萧宝月说的行不行的话题,别说完全是子虚乌有,即便是真的有,也不至于如何羞愤,咋的,有病不准许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