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立竿见影的办法 (第2/3页)
理成书面文件,以正式报告的形式向周支书记和王镇长汇报。
周书记和王镇长没想到刘奕邦的行动如此迅速,惊讶地问道:“大学里真的会派人来,而且还愿意出资?”
“这是个试点项目!”刘奕邦解释道,“如果能在我们村成功推广,研究成果才算有效,这样才能向其他地方推广。这是地方和学校互利共赢的事。”
周书记点了点头,称赞道:“小刘镇长,也就你有这样的见识,换作其他村干部,根本想都不敢想。”
王镇长也跟着点头附和:“没错!反正要是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肯定不敢推动这件事。”
刘奕邦回应道:“这就是我们这些中央选调生的职责所在!大胆尝试,即便错了,也能证明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再换条路走。”
就这样,周书记和王镇长被说服了。
毕竟他们清楚,没必要和刘奕邦争论,他们知道刘奕邦是有大志向的人,如同鲤鱼,终要跃龙门,不会在他们这个地方长久停留。
汇报完正事,周书记问道:“小刘镇长,县里面同意了咱们的提议,先给我们派来五个医生,还想要咱们提供七个名额,你看这样安排行不行?咱们镇上医院安排三个名额,如何?”
刘奕邦笑着说:“行,周书记,您和王镇长安排就行,我只有一个要求。所有派去的大夫,必须有能力、有真才实学,而且要年轻。要是咱们送去的都是关系户,不符合标准,人家会把人退回来,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周书记和王镇长点头表示明白:“要说别的事儿,或许有人想耍小聪明、走捷径。可这看病救人的事儿,谁敢乱来啊?毕竟人吃五谷杂粮,谁都会生病。县里面这七个名额,其中三个给了市里。来的可都是正儿八经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这么好的机会,大家都不会浪费。”
没办法,这里的医疗资源实在太匮乏了,从上到下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培训一年,只要认真学,能学到不少真本事。
今年有这样的机会,明年说不定也有,大家都盼着能持续发展。好的资源,真不是那么容易争取到的。
刘奕邦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