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6章 (第2/3页)

的对生活的热爱。

    大伙围坐在烤猪面前,火光照耀着脸颊,她也仔细地听着大伙唱的歌词。

    “暮色爬上谷仓梁,麦浪垂首吻犁杖,牧童倒骑牛背归,笛声溶入炊烟长。”

    “货郎摇铃过溪桥,新盐换走陈羊毛,孕妇晾晒百家布,针脚连着十村壤,酒旗招展的古道,蹄印开满野苜蓿......”

    “山神捧着积雪盏,守望河谷青铜脸,陶罐胚胎旋盘上,渐显先祖文采,羊角缠着麦穗长,犁刃开出永世疆......”

    江月瑶越听越好奇,这应该,或者说她几乎可以确认这并不是古代的歌谣。

    学过初中语文的人都知道,歌谣的句式多样,有三言、五言、七言等,其中五言体较为常见,七言体也有出现,但尚未形成稳定的体式。

    歌谣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比如汉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一段,若干段组成一首。

    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称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她再笨也知道一些古代的歌谣,如刘邦的《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刻这些老百姓口中传唱的歌谣,显然与古代歌谣的风格大相径庭,反倒更接近近现代歌谣那种质朴又朗朗上口的模式。

    江月瑶心中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哎,你们唱的是什么歌呀?”

    一位大婶转过头,一脸诧异地看着她,说道:“啊?你不知道吗?”

    旁边有人笑着打趣:“嘿,你居然不知道神女的歌?”

    李大婶也凑了过来,满脸自豪地说道:“神女创作的歌谣,我们景国人哪个不会唱呀!”

    “神女?”江月瑶微微一怔,这个无数次在她生命中以任务者或者穿越女的身份出现的神秘人物,瞬间勾起了她浓厚的兴趣。

    究竟这位神女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让老百姓们铭记至今,口口相传?

    又遭遇了怎样的变故,才会消失得如此无声无息?

    “对啊,就是景国的神女。”李大婶接着说道,眼中满是崇敬,“这些歌谣都是神女留给我们的宝贝,我们世世代代都唱着。”

    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