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平凡中坚守,奉献中升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九章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平凡中坚守,奉献中升华! (第3/3页)

!】

    下面全都是“悟了”的名场面!

    当时的画面别提多搞笑了,而“夫子”也在这时候高调表示:

    【既然这位同学提到了乐理,那么咱们就从乐理这个角度来解析一下沈铭恩这首歌!】

    【谁来告诉老师沈铭恩这首歌的音乐结构中,有哪些使命感的强化!】

    【我!老师我!】

    【最后一排拖把旁边那位戴眼镜的同学你来!】

    【轮到我了,终于轮到我了啊啊啊!】

    【从这首作品里我听出了一些闪北民歌的影子,同样是民族风格与军绿特质的巧妙融合,这种“接地气”的创作手法使歌曲既具备民间音乐的亲和力,又不失队伍的威严感,强化集体合唱的感染力,使使命感通过音乐的力量深入人心!】

    【整首歌曲的音乐结构呈现出“训练—凯旋—升华”的叙事逻辑,从“日落西山”的静谧到“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的将,旋律的起伏与歌词的内容相互呼应,完整再现了战士从训练到获得认可的心里历程!】

    【这种情绪递进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戏剧性,更让听众在欣赏过程中完成了一次“使命认同”的情感历程!】

    【好,非常好!这位同学回答的没坐!完全没坐!】

    ……

    “日落西山红霞飞~”

    隔壁的“夫子”在上课,现场的沈铭恩在继续演唱,说实话《打靶归来》这首歌的歌词并不多,它更加强调的是一个演唱时候的语境,这也就对演唱者的要求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沈铭恩本轮演唱的《打靶归来》跟之前的《一二三四歌》、《咱当兵的人》、《我和我的祖国》一般,同样引用的都是美声的演唱方式。

    只不过,在演唱方面,他并没有采用之前那种如波涛般汹涌,一浪接一浪磅礴大气的演唱方式,转而采取的是一种轻缓、轻快的方式。

    美声的唱腔,正式又正经;轻快的方式,将“打靶归来”的荣誉感、使命感凸显的淋漓尽致。

    虽说是同样的歌词,但每一轮沈铭恩的演唱都有着不同的感觉,可以说,就“细节”这一块,沈铭恩真的一整个“拉满”了。

    现场这边也蛮有意思的啊……

    一开始沈铭恩唱这首《打靶归来》的时候,很多人跟那帮小黑子一样都没有get到这首歌跟本轮的命题【使命感】有什么关系,但后面可能是被沈铭恩的歌声代入到那种光荣的画面感当中了吧,大家也逐渐理解了那种“练为战”的使命感。

    也正是因为理解,大家才再次对沈铭恩找的这个“角度”而感到惊艳……

    其实正如直播间里那帮“大儒”所言,正式这样“接地气”的演唱方式,才更能够让广大群众接受,正是这样的旋律,才更能让大家有共鸣。

    在沈铭恩唱到最后一遍副歌的时候,不少观众已经忍不住要为他欢呼,为他鼓掌了。

    沈铭恩的舞台经验也在这时候展现的淋漓尽致,除了第一轮之外,每一轮他都有跟现场观众互动,一种愉快又愉悦的气氛被他带动着逐渐弥漫在演播厅里,唱最后一遍副歌的时候他甚至原地踏步,做起了那种“一二一、一二一”一样的步调……

    那会儿其实很多人已经在猜测沈铭恩这首歌要以怎样一个方式收尾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沈铭恩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拎着话筒,一边踏步,一边来了一句:

    “一二三……四!”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唱完,收回话筒,干净利落!

    “喔!!!”

    那一刻,全场观众,一整个被点燃了!

    游刃有余啊!

    沈铭恩此时此刻给所有人的感觉,真的就是“游刃有余”!

    纵观这首《打靶归来》,所有人没有听到慷慨激昂的高音,更没有听到多么华丽的炫技,沈铭恩就仅仅是用一种欢快又愉悦、轻松的演唱方式,迭加着那种庄严的旋律,将这首歌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贡献给了观众们而已。

    他唱的轻松,观众们听得也轻松。

    就这!

    你说!

    观众们手里的票,为什么不给他啊!!!

    这第二轮啊……

    不出意料,他又得通关!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