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 回:技术革新萌 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3 回:技术革新萌 二 (第3/3页)

影响不大,但对于新引进的蚕种来说,却可能是导致生病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大家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如何解决桑叶的问题,又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缫丝工坊里,也是一片愁云惨淡。新改进的缫丝工具虽然在理论上能够提高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状况百出。缫丝时,断丝的情况频繁发生,工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重新整理丝头,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缫丝的效率,还使得丝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位缫丝工匠气愤地拍着缫丝机说:“这机器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我们改了这么多次,怎么还是不行?一根根丝线应该怎么样梳理纹路呢?”

    负责改进缫丝工具的工匠们围在一起,仔细研究着机器的结构和操作流程。他们发现,新工具在设计上虽然有创新之处,但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够完善,比如丝的牵引力度不够均匀,容易导致断丝。而且,新工具对工人的操作技巧要求更高,工人们一时之间还难以熟练掌握。手指的快慢以及手指的力度很难拿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匠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改进和工人培训,他们日夜守在工坊,反复调试机器,耐心指导工人,希望能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纺织工坊内,气氛同样压抑。巧匠们尝试了各种新的图案和技法,但设计出来的蜀锦样品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图案要么过于复杂,失去了蜀锦原本的韵味;要么就是融合的异域元素显得生硬,缺乏美感。纺织女工们看着织机上那些不太理想的织物,满脸沮丧:“我们花了这么多心思,怎么就是做不出让人满意的东西呢?,梭子要怎么样穿梭进行经纬的变化呢?挑花与压花应该怎样平衡才能有明显的花样呢?”

    图案设计小组的成员们聚在一起,反复审视着设计草图和样品。他们意识到,创新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元素拼凑在一起,而是要找到一种和谐的融合方式,既能体现蜀锦的传统特色,又能展现出新的创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