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24章 给自己留条活路吧! (第3/3页)
,这个消息本身,对市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置地这个烫手山芋被一个外人接走了!意味着汇丰对置地、对小林天望,或者说他背后的资金支持者的信心!”
“更意味着……”沈弼的声音里透出一种冷酷的算计,“小林天望和霍英栋那个老狐狸,他们之间刚刚燃起的战火,只会烧得更旺!绝对不会就此熄灭!”
纽璧坚的精神猛然一振!他瞬间明白了沈弼这个一石二鸟之计的狠辣之处!汇丰出面输血小林天望,小林天望获得资金收购股份成为置地大股东。
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有四:
第一,市场恐慌立即化解。置地的股权危机解除,股价必然稳住,甚至因为小林天望这个“财技高明”、“善于炒作”的人接手以及背后汇丰若隐若现的支持而反弹到更高点!
第二,汇丰安全着陆:怡和欠汇丰的十亿贷款得以收回,坏账风险消除。
第三嫁祸于人,未来“大陆收回港岛”的风险,由接手的小林天望承担!汇丰和怡和成功卸下了最大的包袱。
第四激化矛盾,最关键的是,霍英栋!他精心布局,利用儿子与小林天望的矛盾作掩护,想一口吞下置地这块肥肉。他绝对想不到,他最大的对手、他以为稳操胜券的英资核心——汇丰,会反过来把他精心算计的目标,转手塞进他们霍家的死对头小林天望的嘴里!
而且还是用他霍家挑起的置地股权之争,以及汇丰亲自提供的弹药来完成!这简直是把霍英栋放在火上烤,把他逼到一个必须和小林天望赤膊相争的位置!一场由英资导演、让两个强劲的华资势力,至少表面上是敌对势力相互撕咬的鹬蚌相争戏码即将上演!
“至于怡和,”沈弼的声音变得语重心长,仿佛一位苦口婆心的老友,“纽璧坚,清醒点吧。你们现在自身的困境还少吗?澳洲煤矿的麻烦,伦敦的白银期货,东南亚投资的泥潭,还有欧美业务的不景气,哪一样不需要巨大的资金去填窟窿,去重整?”
“还死死抱着置地不放,用这块明知道未来风险巨大的资产绑架自己的流动资金和未来?这已经不是固守祖业,这叫自取灭亡。是愚蠢至极,不懂放手的懦夫行为!给自己留条活路吧!”
沈弼最后一句话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纽璧坚心头。懦夫?自取灭亡?
“放下置地!”沈弼的语气斩钉截铁,“这是壮士断腕,是明智的选择!去和小林天望谈!带着汇丰的支持去谈!好好谈谈价格。即使我们提供资金支持,股份转让也是有价的!”
“在70到80港币附近,或者更高一些?这个溢价你去谈!拿到手的这笔转让款,先干净利落地偿还清欠汇丰的十亿债务,彻底甩掉这个负担。剩下的钱,全部拿去填你海外业务的窟窿,去重整旗鼓。”
“把精力放在能真正为怡和带来稳定收益和未来的地方。置地?让它在别人手里发光发热吧,或者说……让它去承受该承受的风雨。”
沈弼的蓝图描绘得极其清晰……用置地换取活路和资金,抛弃最沉重的枷锁,换取未来翻盘的可能。尽管万分不舍,尽管屈辱万分,但纽璧坚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后,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唯一能看得见的、能活命的路径。
总比明天股价崩盘、银行强行平仓、置地被公开拍卖、怡和声名扫地、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连锁雪崩要强上百倍!
书房里沉默了长达十几秒,只有壁炉里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纽璧坚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屈辱、不甘、痛苦、算计、权衡……无数种情绪在他心头激烈地绞杀。
最终,一声长长的、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般的叹息从话筒中传来,带着疲惫和一丝尘埃落定后的解脱感。
“好吧……Peter。”纽璧坚的声音嘶哑干涩,但不再愤怒,只剩下认命的平静,“您……说服我了。就按您的……计划来吧。”
这每一个字都像带着血丝,但他终究吐了出来。作为怡和这艘破船的船长,他没有选择,只能弃卒保帅,不,是弃掉一艘豪华救生艇,换取留在主船板上的机会。
电话那头的沈弼,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道:“很好。那么,爵士先生,现在是展现您‘诚意’的时候了。电话,尽快打过去吧。时间……不多了。”他提醒着交易场上的紧迫性。
“我……明白。”纽璧坚挂断了电话,昂贵的话筒被他轻轻放回底座,发出沉闷的响声。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维多利亚港永恒流淌的光河。
他望着窗外那片璀璨却冰冷的灯火,第一次感到自己的衰老和无能为力。怡和,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远东洋行巨头,似乎正在滑向一个他再也无法掌控的深渊。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酒柜旁,手指颤抖着给自己倒了半杯纯麦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晃荡,映出他疲惫而灰败的面容。
深吸一口气,冰凉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阵刺痛和短暂的刺激。然后,他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伸出手,缓慢而沉重地重新拿起了那个沉重的听筒。
指尖微微颤抖。他需要拨通那个号码,那个通向浅水湾三号的号码,去扮演一个前所未有的、屈辱的“推销员”角色,向那个他最看不上眼、如今却掌握着自己命运钥匙的年轻华人,低下他那高贵了半个多世纪的………英式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