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7章 港姐赛制!方逸华献计 (第2/3页)
持。“Mona(方逸华),你怎么看?”
邵逸夫则是微微摇头,并未转身,只是将目光投向楼下更远处,仿佛已看到港姐未来几十年稳定运行的轨迹。这种靠花边新闻炒作的速食热度,他认为不值一提,更不值得为此投入真金白银改变既定策略。
TVB的根基,港姐的权威,岂能被一个佳丽的私人纠葛牵着鼻子走?维持稳定和公平的赛制本身,就是对品牌最好的维护。
方逸华一直安静地站在一旁,指尖无意识地轻点着文件夹的边缘。利孝和的急切,邵逸夫的固执,她都看在眼里。
她缓缓踱了两步,走到办公室的另一面窗前,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在远处的山峦轮廓线上,仿佛在权衡着什么。她的表情很平静,看不出明显的倾向。
利孝和的眼神带着催促的意味,邵逸夫则依旧维持着背影,姿态强硬,毫无动摇之意。
就在这微妙的沉寂中,方逸华转过身,目光在两位争执不下的老板身上逡巡片刻。她那略显冷冽的脸上,嘴角似乎极细微地向上动了一下,然后,用一种近乎自言自语、却又清晰得让室内所有人都能听清的声调,冷静地说道:“利生说借势宣传,邵生说要保持港姐权威,各有所长。不过,我们能不能想想另一条路?”
她微微一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柳茹梦现在的势头实在太强,风头、容貌、甚至才华,看来都远远盖过其他十九位。她几乎是大热中的大热,甚至…唯一人选。如果我们,不让她当选呢?”
她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猛地炸响在这个空间里。
利孝和猛地睁大了眼睛,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让她当选?”
邵逸夫也豁然转身,眼中第一次露出除了强硬之外的惊疑,紧紧盯着方逸华。
方逸华迎接着两人震惊的目光,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反而越发冷静和清晰,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犀利,继续道:“对。不是用后台操作,那样太低劣,毁招牌。而是在评判标准、比赛规则、甚至临时新增赛制上面,设定得极其合理,极其‘公平’,让她在某些非核心环节或临时新增的、名正言顺的重要考核上失分。例如,临时增设一个关乎气质底蕴的冷门环节?或者加大某些可以‘合理’扣分点的权重?
甚至……评判团的构成微调?只要安排得当,理由充分到现场大部分观众和专业评审都觉得心服口服,不会觉得我们偏帮哪个,纯粹是柳茹梦在某些新规下达不到最高分,从而让冠军旁落。但这个结果,引来的争议、讨论、话题热度……”
她的话语如同冰冷的绸缎,缓慢而致命地铺展开来。
“这样会不会比我们捧她做冠军,来得更加震撼、更加耐人寻味、更能将‘港姐竞选’四个字炒到无人不知,热度烧遍全港、甚至烧出国际?而且,这份热度之下,就算冠军不是她,柳茹梦本人以及我们TVB,一样是最大赢家。”
方逸华的话音落下,房间里陷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沉默。不再是邵逸夫单方面的强势压制,也不再是利孝和无奈的热切。
利孝和的脸上充满了震惊与思考交织的复杂表情,他确实从未想过这个方向——故意“合理”打压最大热门。
而邵逸夫,那张一贯冷峻威严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愕然,紧锁的眉头松动了些许,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方逸华平静的脸上,仿佛第一次真正审视这个一直站在自己身边、鲜少主动发言的女人所提出的建议。
一种全新的可能,带着巨大的争议性和更猛烈的话题风暴,在这个高层办公室里无声地酝酿开来。窗外,港岛的阳光正炽,而窗内,三位港岛娱乐王国的掌舵者,心思各异,空气凝重得几乎能凝结出水滴。
方逸华的分析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打破了邵逸夫构筑起的“规则”壁垒。她提出“合理压制柳茹梦”的思路,直接戳中了两个核心痛点:品牌权威与流量效应。
邵逸夫内心剧烈震荡。他一生重视规则与体面,将港姐视为TVB尊严的象征。方逸华提议动用规则壁垒压制选手,这与他信奉的“实力至上”理念背道而驰。他内心本能地抗拒——“荒谬!竞技岂能沦为操弄?”
这念头刚升起,随即被现实的冰冷淹没。他想起柳茹梦的滔天热度源自争风吃醋的新闻,这本身就玷污了选美初衷。若听之任之,港姐未来恐成富豪猎艳场?方逸华的计划虽激进,却可能捍卫赛事本质——前提是手段足够隐蔽,不落口实。他紧攥拳头,内心第一次为“规则”二字感到撕裂般的痛楚。
利孝和则是另一番景象。震惊过后是狂喜的暖流。他本就是营销高手,深谙“争议即利润”的法则。方逸华的提议比砸钱宣传更精妙——制造一场全民大讨论:柳茹梦因何落选?是规则不公还是实力不足?这疑云足以让港姐决赛关注度爆炸!他几乎看到广告商挥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