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376章 港岛震动!东洋狼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376章 港岛震动!东洋狼来了! (第2/3页)

翻倍了。

    等到中文版真喺上市……”

    “上市?!”

    马程云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起来,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烟灰缸乱跳:“佢(他)分明系(是)嚟抢食!

    喺港岛报业嘅地头同我哋(我们)争食!

    痴心妄想!”

    他眼中凶光一闪,指着陈海生,“你即刻落(去)办:一、日报头版位置即日开始专栏追踪,全天候盯着小林天望,《龙JUMP》嘅一饮一食一尐动静都要大写特写!

    二、揾(找)人!

    深挖佢嘅背景!

    钱边度(哪里)嚟嘅(的)?

    有冇(有没有)涉及唔干净嘅(不干净的)嘢(事)?

    同日本黑社会山口组有无勾连?

    总之,用尽一切,先搞臭佢个名!

    港岛人最易信风言风语!

    唔畀(不让)佢顺顺利利踩入嚟(进来)!”

    ……

    另一边,《星岛日报》社长胡仙的办公室则笼罩着另一种冰冷的紧张。

    她指尖夹着那份短短几行的路透快讯纸片,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良久才冷冷出声,声音如同淬了寒冰:“就凭一本漫画周刊,真能掀起这般风浪?

    那小林天望,在日本根基竟然已经如此深厚?”

    总编李华声音低沉,带着抑制不住的忧虑:“胡老板,千真万确。

    消息渠道反复核实过,不仅是漫画销量屡创历史新高,连东京电视台都已签下动画优先合作权,首先开播了其中一部漫画《神奇宝贝》,在日本的反向非常剧烈,恐怕动画一带动,《龙JUMP》漫画杂志的销量还会再掀起热潮来。

    这已经超出了传统出版范畴,是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

    这波冲击,会比前几年日本电器席卷欧美更为猛烈,它直指青少年的精神消费。

    一旦《龙JUMP》中文版彻底在港岛落地生根,对我们报业根基的冲击……不堪设想。

    读者分流,广告份额下滑,恐怕会是必然,三成可能都是保守估计。”

    胡仙猛地将快讯纸片按在桌上,眼神凌厉如刀:“那就绝不能让它顺利落地!

    马上撤掉所有关于《龙JUMP》和小林天望的任何相关报道稿件。

    他都已经这么火了,我们更不能让它踩着我们这些传统报业做免费宣传!”

    她霍然起身,语速飞快地命令,“第一,报社整体报道基调转为低调!冷处理!

    除了必要的新闻事实通报,不准做任何煽动性报道或深度评论,尤其不能跟风渲染其‘奇迹’色彩!

    第二,立刻派人,不管用什么办法,渗透进那个小林天望在元朗合兴工业大厦租赁的代印车间!

    搞清楚他们的印刷产能规模、纸张来源、油墨供应商、工人背景,最好能弄到他们的印刷排期表!

    知己知彼,才不会被它打个措手不及!”

    而在诸多喧哗的报社高层中,《明报》社长查良镛,也就是金庸大师的办公室显得异样安静。

    大门只是虚掩,金庸先生背对着门口,静静伫立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

    窗外的中环楼宇在晨光中渐次分明,他的身影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与苍茫。

    白发微霜,映照着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总编王阳拿着一份译稿,脚步放得极轻,走到他身后,低声道:“查先生,多方消息都证实了,《龙JUMP》第二期五百万,只用了十八小时,不仅日本,震动的是全球出版界。”

    他将那份由报社精英翻译自《读卖新闻》头版深度评论的稿件递向金庸。

    金庸没有接。

    他依旧望着窗外那片属于港岛的、喧嚣又脆弱的热土。

    过了许久,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才从胸腔深处缓缓吐出,带着千钧之重:“唉——东洋狼……来了啊。”

    ……

    这叹息,像一块巨石投入主编王阳的心湖。

    他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老板所指,忍不住宽慰道:“先生是在说这东洋杀出的纸媒天才黑马小林天望?

    不过,他那《龙JUMP》虽看似来势汹汹,毕竟根基在漫画周刊,少年热血题材。

    我们《明报》立足百年新闻之根基,以时政评论、深度分析、文化内涵见长,读者群沉稳且忠诚,想来……”

    他试图找出更有利的理由,

    “况且,报纸这行当,水深门高,绝不是一本畅销漫画周刊办得好,就能轻易跨足并站稳脚跟的……”

    “糊涂!”

    金庸猛地转过身,眼神骤然锐利如电,直刺王阳心底。

    那丝文人惯有的温文尔雅荡然无存,脸上只剩下商人的冷冽嗤笑:

    “漫画周刊?

    你真以为他那野心的边界就止于此?!

    报纸!

    这才是真刀真枪的血肉战场!

    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一指窗外鳞次栉比的大厦,语速因激动而加快,“你看看外面这片江湖,哪一家大报不是数十年巨擘盘根错节?

    包括日本的朝日、读卖,哪一家不是几代人呕心沥血?但是!”

    他两步跨到巨大的红木书桌前,字字如重锤:“这小林天望,背后有日本资本的扶持,手握的是一套闻所未闻的媒介资本玩法!

    我猜想,他一定是想要以漫画为奇兵,攻城略地,聚拢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狂热年轻受众!

    这就是他最大的资本!

    你以为他看不懂这背后代表的读者黏性与广告价值?!他若挟今日之威势,携巨资、挟流量,悍然转身扑向港岛的报业市场——”

    金庸的目光紧紧锁住脸色已变得煞白的王阳,说道:

    “我们港岛报业,根基就算再深,也挡不住这等资本与年轻潮流结合的洪流冲塌根基!

    报纸?报纸从来都不好办!

    报馆的牌子,更不是任何人都有本事扛起来、扛得稳、扛得长久的!

    这头从东洋血雨腥风中冲杀出来的恶狼……却已经悄无声息地踏进了港岛!

    加上左派报业最近气势汹汹,太平了多年的港岛报业江湖,恐怕从此……再无宁日了!”

    王阳听老板金庸分析的这些,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攥着译稿的手心瞬间冰凉粘腻,被冷汗浸透。

    ……

    而在港岛漫画界,这惊天之变带来的,是更加赤裸而绝望的寒意。

    黄玉郎和上官小宝这两位港岛漫画江湖原本绝对的“大佬”,此刻感受到的杀机,远超报业诸公的忧心,那是真正的切肤之痛啊!

    黄玉郎——玉郎国际的绝对主宰,港岛漫画黄金年代最耀眼也最具争议的枭雄。

    他以一本原名《小流氓》后来更名《龙虎门》的黑帮武侠漫画起家。

    凭借其笔下霍东阁、王小虎等极具草莽江湖气息的硬汉角色,辅以拳拳到肉、血腥直接的暴力美学风格,迅速捕获了当时港岛底层青年读者的心。

    十年征伐,《龙虎门》近乎成为港岛社会某种叛逆精神的图腾。

    依托《龙虎门》打造的旗舰刊物《玉郎漫画》周刊,销量曾长期雄霸榜首,无人能撼。

    黄玉郎本人更是精于资本运作,收拢大批画手,建立了一套分工明确的“流水线”生产模式。

    将“玉郎”这块招牌经营成港漫界最具商业价值的金字塔尖,构筑了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漫画出版帝国。

    其麾下猛将如云,如马荣成等,皆曾是他漫画霸业的重要齿轮。

    另一人则是上官小宝,在黄玉郎光芒万丈的对比下稍显内敛,却是港岛漫画界现实与功夫题材的双料扛鼎巨擘。

    他以一部纪念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同名漫画《李小龙》声名鹊起,随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