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359章 我要创办《亚洲日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359章 我要创办《亚洲日报》 (第2/3页)

 “小林先生,正所谓‘一言千钧’,您几句话的价值,真是胜过千军万马!”

    “我老梁做了几十年宣传工作,都忍不住要讲一句,您天生就是做传播、做舆论的一把通天手!神来之笔啊!”

    听着梁威霖热情洋溢、充满数据的汇报,隔着口罩,让人看不到林火旺的表情变化。

    但那一双露在外面的眼睛,平静如水,并没有因为巨大的成功而显露出过多的兴奋,更像是一切都在预判之中。

    他微微颔首,声音透过口罩传出,沉稳而清晰。

    “梁社长过誉了。”

    “左派报纸改革的效果,我来时也做了一番亲眼观察。”

    他语速不快,条理清晰地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发现。

    “从太子道出发,到铜锣湾,再到中环,无论是街角报摊,还是茶楼食肆,几份左派报纸的抢购热度确实远超平日。”

    “最值得留意的是中环。”

    林火旺特意强调。

    “那里写字楼林立,金领白领云集。”

    “我观察到许多穿着高级西装、拿着真皮公文包的年轻才俊,平时可能对左派报纸嗤之以鼻,但今日,他们经过报摊时,也会被那些醒目的标题吸引,驻足、掏钱,甚至一次买走几份。”

    “他们的主动消费,意义不凡。”

    “这说明我们的改革确实击中了某些焦点,引发了更广泛阶层的关注和思考。”

    梁威霖听得连连点头:“对对对!这正是我们新华社一直希望实现的突破啊!

    说起来相当的惭愧,我们这么多年没做到的事,小林先生一番提点,立马就超额完成了目标。”

    林火旺顿了顿,继续推进话题,提出了左派报纸下一步更精细化和渗透性的改革方案。

    “目前的成功只是第一波攻势。”

    “要真正深入人心,形成持续影响力,必须深耕细作。”

    “我认为接下来,报纸要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可以开设固定版面或者栏目,例如:‘今日市价’或‘民生通’,每日刊登港九新界主要街市的肉菜蛋奶价格变动,及时、权威。”

    “再比如,‘入学指南针’,定期发布各区政府资助学校、国际学校甚至幼稚园的最新招生政策、报名时间、所需文件明细、学杂费减免等信息。”

    “这类信息看似琐碎,却是千万家庭每日关切之所在。”

    ……

    洋洋洒洒,林火旺足足说了半小时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这些具体的改进建议,与他下飞机时向廖公和梁威霖提及的想法高度一致,现在终于到了具体执行的层面。

    “但最重要的是。”

    林火旺加重了语气。

    “我们在做这些实用、贴近民生的报道的同时,要学会巧妙地把内地相关的信息柔和地带出来,绝不能生硬做作。”

    “举个例子,”他深入阐释。

    “当我们报道香港工潮,工人争取权益时,可以在同版或者接续内容中,用极平实的语言提及:‘无独有偶,祖国大陆新出台的劳动法修正案,亦进一步强化了对工人工作时间、安全保障及福利报酬的保障机制,据XX工会负责人评价…’。”

    “或者报道港岛房地产炽热、市民置业艰难时,顺带提及:‘相比之下,祖国大陆近年来针对住房问题推行了多项惠及民众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目标明确指向减轻普通家庭的负担……’。”

    林火旺强调道:“关键就在‘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把这种信息作为相关事件的背景补充或对照点呈现,而不是上纲上线、摆大道理的意识形态说教。”

    “避免使用‘社会主义优越性’、‘资本主义腐朽’等直接评判词语。”

    “要润物细无声地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印象:哦,原来在某个方面,大陆也有了这样的规定和发展?大陆人竟然不用买房,工作就给分配房子之类的……”

    “或者,那边也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人家怎么处理得就更好呢?”

    “形成一种自然的对比与客观的关联。”

    “梁社长,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才是持久改变观念、塑造形象的真正利器,比任何强硬的宣传都要有效百倍。”

    “务必要把握好这个分寸!”

    梁威霖听得屏息凝神,一边快速点头,一边手忙脚乱地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和钢笔,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将林火旺的每一句建议都仔细记录下来。

    他的表情专注至极,按照金庸大师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来类比的话,就像是一个初入江湖的菜鸟,正在聆听着武林高手的绝世秘籍。

    末了,他紧紧握着这份刚写下宝贵思路的笔记本,感慨万分地抬头。

    “小林先生,句句珠玑!字字千金啊!”

    “我梁威霖搞宣传多年,今天才算真正摸到了点门道!”

    “我一定把这些宝贵意见一字不落地贯彻下去,这实在是我们在港岛开展新闻和宣传工作的传世宝典啊!”

    说到这里,梁威霖的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

    他收好笔记本,压低了声音,向林火旺传递了一条来自新华社情报渠道获取的重要消息。

    “小林先生,您旗下的《龙JUMP》在港岛一经发布,就立马火爆全港。

    这样的锋芒毕露,成绩斐然,必然会触及港岛本土漫画杂志社方面的利益。”

    “我们有可靠的情报显示,港岛本土几家有影响力和背景的漫画杂志高层这两日频繁私下接触,似乎正在密谋对策,目标就是您旗下势头极猛的《龙JUM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