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章 舔包要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4章 舔包要快 (第2/3页)

光里飞奔的“几千头猪”冷笑道:“你们知道我这7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吗?”

    而此刻,汤恩伯几个师还在用双腿奋力追赶,根本不知道沈复兴真正的杀招就在这里。

    天边逐渐出现鱼肚白,累了一晚上的将士们正在各处战场收缴战利品。

    【清道夫】这个特性从淞沪一直到现在,税警团的士兵不光自己打仗的时候有两个布包,里面专门放子弹,一个在战后收集子弹壳。

    黄铜难寻,锻造不易。

    士兵们自然也知道,这场战争旷日持久,而在战场上,多一些子弹,总是比端着刺刀去跟小鬼子对刺来得好一些。

    倒不是舍不得死,到了战场总是做好了牺牲准备的。

    但拼刺刀这东西,除了三团那帮子跟着白大爷能去山岭里徒手打死野狼的家伙们,他们还是更喜欢用子弹射杀日寇。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人性使然。

    换作冷兵器时代,每次作战的都是前面那帮子精锐与亲兵,后面的多是呐喊壮声势的汉子。

    若是败了,可没有什么绝地反杀,撒丫子跑路而已。

    而赢的那方,追杀背对你的敌人,那勇气堪比吕布,谁都不怕。

    为何小鬼子的新兵多是让他们用俘虏、百姓练习刺刀,便是这个道理。

    远距离射击与近距离见血,完全不同。

    这也让税警团在长治之战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外号【布袋团】。

    士兵们将地上的子弹壳一枚一枚捡起来放进布袋,这是基础,打完仗,追击部队还没回来,辎重营就挨个给他们发了新的一双布袋。

    那是专门用来装6.5毫米口径子弹的,各个营长都发了话:“小鬼子出门一般都带一百发子弹,舞阳那边只是没了吃的,不是没了子弹,每人都给我捡起50发回来,完不成的回去扫厕所。”

    这边士兵们扒拉着地瓜手雷,三八式步枪,还要翻开尸体找找有没有子弹壳。

    那边杨守义带人来到损毁近半的战车旁有些惋惜:“怎么就剩下这些了,不是让你们收着点打吗?一个个不爱惜战利品是怎么回事?”

    眼前的战车集群半数焦黑,那是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围上去,用集束炸弹,燃烧瓶给炸的。

    现在就剩下8辆九五式与4辆八九式能动,其余的

    杨守义忽然明白点什么,他扭头问一营长沈建军:“你说,这玩意儿是铜吗?还是特种钢?”

    后者一把跳上战车,敲了两下听了听声:“钢吧?”

    “你可拉倒吧,学堂都没读过的人,问你多余。”杨守义向后挥手:“来点人,全部拖走,回去炼钢!”

    如今的孝义兵工厂只剩下民国29年3月不到一半的产能,这还是有限消耗炼钢的情况下。

    孝义仿中正式步枪、手榴弹、迫击炮弹、还有少部分地雷与仿八九式掷弹筒。

    山炮、野战炮、迫击炮,已经全部停产。

    而子弹这类最紧缺的东西,也只能在有弹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复装生产,而补给傅作义与第五战区的子弹,在去年7月开始,就明确告知对方,必须用弹壳一换一才能继续领到子弹。

    没有特种钢,没有黄铜,除了河内的兵工厂还能每月满足几支部队的子弹外,豫北已经开始动用战备物资了。

    这次豫南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