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会战是运营的艺术 (第3/3页)
这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诶?或许听起来,好像跟后面的汤恩伯区别很大。”
戴安澜没有说话,只是跟在身后听着,可这“皮包骨头”的汤恩伯,他确实想象不来。
沈复兴也不以为意,便继续说着:“这罪魁祸首啊,在他看来便是刘汝明,若不是对方以【客军过境】的理由将他的部队堵在张家口4天,后来又是他刘汝明丢失张家口侧翼,才有了南口撤退。”
话说到这里,戴安澜似乎明白了什么:“所以,不是汤司令畏战,而是根本信不过这些..”
沈复兴停下脚步,拍了拍他的肩膀接过话茬:“杂牌军,资历老得可怕的杂牌军,他刘汝明何人?前察哈尔省主席,根本不鸟汤恩伯的抱怨。”
“那曹福林北洋军出身,那是打了老仗了!还有那黄维纲更是西北军元老,接过了张自忠的衣钵,也是自成一派。”
戴安澜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说这些:“那我们送些粮食、弹药他们就会配合?”
沈复兴摇头:“你还是不理解,知道为什么邱清泉与孙立人都离开了吗?”
戴安澜还是摇头:“海鸥不知。”
“你啊,所以你还留在这里,人家已经是苏械师师长,说不定哪天就要变成军长咯。”沈复兴掏出烟,续上一支:“呼~一山不容二虎,他邱清泉与孙立人皆是有雄心之人,在税警团,可惜咯。”
“您这么说我,合适吗?”戴安澜也不气,只是反问。
“你是海鸥啊~”
戴安澜指着自己:“就不怕打击我自信心?”
沈复兴指着奋勇过河的军民:“我将这税警总团的部队皆交于你手,如何会没了信心?”
“邯郸那边?”
“2团唱着空城计呢,壕沟、碉堡、炮兵阵地延绵几十公里,数万人民夫顶着风雪加固防线,多田骏这人狡诈却不傻,应该读懂了我的意思。”
“所以他甘心?”
“自然是不甘心的,所以这不是有了我武装阎锡山,送钱中条山么。”
“是祸水东引?”
沈复兴转头,表情古怪:“用词不当啊,中条山与阎锡山两座大山几十万大军呢,难道要我小小的税警总团扛大旗?”
“那么,一团已经南下?”
“你那么聪明,会猜不到?”
戴安澜笑了:“此番运作,只图他第3师团,会不会亏本,不若真听了德公的,以退为进。”
“此一时彼一时,国际观瞻还是要的,华盛顿与莫斯科都看着我们呢,伦敦也是在重庆、郑县天天打探消息。”沈复兴耸了耸肩,居然用了委员长的说辞。
“好熟悉啊。”戴安澜想了想,自从猜到了沈复兴的态度,他的语气愈发放松:“淞沪会战的时候听过,待我指挥时,您可不许叫停啊。”
“嗯?你这家伙,想明白了?”沈复兴有些高兴,对方的态度比刚才在指挥部好多了。
戴安澜点头:“你们不在,我跟王博兄时常见面,河内与重庆的事情也听了不少,大概是新的阵营要成立,要证明自己有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威胁投降,多了就不好使了。”
“嗯!!这话是你想的,还是王博想的?”
“都有吧,元旦那日,难得喝一杯,总感觉您这东奔西跑,没个目的,应该有更大的企图。”戴安澜脸上充满自信的笑容。
“这更大的企图,一般人看来可是傻哦,你要跟?”沈复兴嘴角也忍不住勾勒起笑容来。
戴安澜用力点头,自信中又多了一份洒脱:“自然要跟的,可不就是我熟知的那个沈维安嘛,淞沪战场人人撤退,偏他举着【国难时刻见忠诚】就反向冲了回去。”
沈复兴爽朗大笑:“好,真好,看来先前指挥部那般.”
“总要给其他人一个解释嘛,我说了,他们可不一定信~”
“是了,这就是邱清泉与孙立人走的真正理由”沈复兴看着西南远方,那是第5军的修整的地方。
想来,如今杜聿明已经已经出发去缅甸、印度考察作战环境了。
戴安澜觉得有道理:“这倒是,我也挺憋屈的,您怎么安抚我?”
沈复兴扭头,开始有些喜欢这个逐渐走出来的海鸥了:“告诉一个绝招怎么样?保证到时候可以在舞阳把小鬼子人脑子打出狗脑子。”
戴安澜虽然对沈复兴的最后一句形容有些不解,但听起来很爽:“我听着呢。”
沈复兴故作神秘兮兮,悄声开口:“主动出击,然后给汤恩伯发电报,就发6个字:快来!对面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