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愈行愈远 (第2/3页)
理。
李宗仁拿着电报对沈复兴笑言:“就是这样,别看现在展现快撤到了洪河,但各部编制完整。”
徐祖诒指着地图:“第55军、第68军,第29军已经快速从侧翼移动,第13军也出现在了象河关,到时候第55军与第29军威胁泌阳,68军与第13军东西夹击象河关。”
事情到了这里,日寇的已经深入豫南,最激烈的战斗即将打响。
沈复兴看向两翼:“为何还要我部继续在驻马店坚守两日?”
李宗仁无奈:“成也汤恩伯,败也汤恩伯,因为你的出现,两翼的退却速度比原计划快了两日,若不是确山阻击战与上蔡伏击战,我怕小鬼子推迟行军速度。”
见对方沉默,徐祖诒无奈:“维安啊,也不是德公非要如此,若无目标,小鬼子不会上当。”
只是沈复兴却伸手拦住对方:“我不是这个意思,三路日寇北上,德公想要吃掉哪一路?”
这下轮到德公沉默了,他的整体战略没有任何问题。
计划送到国防部,委员长与作战厅的人看了都挑不出毛病,也没有故意牺牲中央军,一碗水到处都端的平。
但对于会战结果,保守的李宗仁还是没有大胆的想法:“我军兵力布置你也看到了基本集中在左翼,这里距离补给点更近,预计日寇会进击舞阳,第13军一部持续引诱日寇东进,随后在第38军与第59军夹击下,迫使日寇撤退。”
面对地图,沈复兴也明白,第五战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问题。
开战几天了,第五战区司令部几乎都是找德公要补给的电报。
请求撤退、请求战斗的几乎没有看到。
“如果日寇沿平汉线向北继续运动,通过这里补给,只是切断泌阳与高邑,日寇依旧可以通过平汉线补给。”沈复兴对于目前的战局并不看好。
若让他来进攻,驻马店将成为整个会战的新节点,在信阳、明港、确山、驻马店沿路建立兵站,后面修复铁路,前面扩大战场。
补给便可以从信阳出发变成从驻马店出发,足以覆盖周围50公里-100公里的战斗。
他将想法说出来之后,李宗仁顿时感受到了压力。
“你的意思是坚守驻马店,吸引日寇来攻?”徐祖诒摸着下巴问道。
沈复兴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南阳、舞阳、驻马店三处建立补给支点,我税警总团坚守西平到驻马店一线,必要时撤守遂平与西平。”
“只要我部不撤,日寇就无法通过平汉线获得补给,舞阳一线就是决战地点,在洪河到象河关一线不断夹击日寇第3师团。”
“这里有第13军、29军、第55军、第59军、第68军加上第38军.”
说到这里,不光是他,李宗仁与徐祖诒都有些沉默。
徐祖诒叹了口气:“德公也有想过,但.”
沈复兴也反应过来,他看着地图,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55军、59军、68军都是孙连仲司令的部队,而第13军、第29军都是汤恩伯的部队。
再看指挥官,55军曹福林是行伍出生,第59军黄维刚保定军校,第68军刘汝明师陆大毕业。
而第13军张雪中是黄埔一期、第29军陈大庆也是黄埔一期,伏击的第85军李楚瀛也是黄埔一期,就连在外围策应的第92军李仙洲也是黄埔一期。
当然,最后的那个92军李仙洲可能更让沈复兴熟知一些,毕竟【就是几万头猪,那也得抓好几个晚上吧】说得就是他。
派系林立?
不,沈复兴看到的只是派系林立。
孙连仲的杂牌部队看不起这些只会跑路的中央军嫡系,而汤恩伯的那些黄埔一期老资历,更是看不上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