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仇人相见?一笑泯恩仇 (第2/3页)
后,见长安方面并无进一步的强势动作,便开始阳奉阴违,逐渐摆脱控制,最终再次脱离了汉朝的直接掌控,恢复了事实上的独立状态。
对此,刘恒心中充满了对兄长刘盈的愧疚。
他深知,这些疆土是皇兄当年呕心沥血、甚至不惜背负“修正历史”的重担才稳固下来的,却在自己手中丢失。
每当想起,他便觉无颜面对兄长。
同时,为了朝局稳定,也为了保护三哥刘如意,刘恒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宁愿背负“武功不彰”、“丢失国土”的帝王污点,也始终没有下旨召镇守西域凉州的赵王刘如意回长安执掌全国军权。
他太清楚了,刘如意军功卓著,在军中威望极高,一旦回京,必然会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成为攻击自己的工具,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动荡。
让三哥继续留在边疆,既是信任,也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而刘如意,也用行动证明了弟弟的苦心没有白费。
他那位不甘寂寞的母亲戚夫人,在刘盈“去世”后,依旧屡次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教唆、甚至胁迫刘如意争夺帝位。
最终,对母亲彻底失望的刘如意,做出了一个痛苦却决绝的决定——他将戚夫人秘密送往遥远的精绝国,派人严加看管,确保其再也无法兴风作浪。
此后母子二人,此生再未相见。
刘如意以他对朝廷的绝对忠诚和对兄弟情义的坚守,无愧于刘盈当年的托付,也无愧于“赵王”之称。
——
未央宫,温室殿。
曾经象征着活力与新生的殿宇,此刻被一股沉重压抑的气氛所笼罩。
汉文帝刘恒病卧于龙榻之上,面容憔悴,气息微弱。
二十余年的勤政操劳,耗尽了他的心力。
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
太子刘启跪在榻前,紧握着父亲枯瘦的手,这位自幼便展现出惊人政治天赋、性格比其父更为果决甚至有些严苛的储君,此刻泪流满面,充满了对父亲即将离去的恐惧与不舍。
“启儿……”
刘恒的声音虚弱却清晰,“朕……朕这一生,谈不上雄才大略,唯谨记你伯父教诲,与你母后同心,力求……保境安民,使天下休养生息……”
他浑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