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86章 余烬复燃,暗影蠢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86章 余烬复燃,暗影蠢动 (第3/3页)

头上?”

    “听闻先帝真正属意的是赵王,是代王……唉,不可说,不可说。”

    “赵王戍守边关,功高震主,如今却要听命于……啧啧。”

    这些谣言,如同毒蔓,不断侵蚀着刘恒统治的根基。

    刘恒对此心知肚明,却只能当作耳旁风。他无法辩解,因为真相远比谣言更惊世骇俗。

    他只能通过勤政、仁德和一系列惠民政策,来慢慢积累自己的声望,同时,依靠兄长留给他的绣衣使者,监控朝野,弹压任何实质性的不轨之举。

    对外部的威胁,刘恒尚可运用绣衣使者的铁腕,或辅以军事威慑,总能找到办法制服。

    但当他面对来自宗室内部的挑战时,却感到格外棘手和痛心。

    最大的内部麻烦,来自淮南王刘长。

    刘长乃刘邦幼子,自幼被吕后抚养长大,性情骄纵,勇武有余而智谋不足。

    他目睹了刘盈的辉煌,也经历了刘恒的继位,心中一直存有极大的不平衡。

    在他看来,自己同样是高皇帝的儿子,且由地位尊崇的吕后抚养,论身份并不比刘恒差。

    凭什么刘恒就能继承大统,而自己只能做个藩王?

    尤其是看到刘肥、刘如意等兄长都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大部分权力,更让他觉得这是刘恒在刻意打压兄弟。

    于是,刘长开始公然挑战中央权威。

    他不仅在自己的封国内擅杀朝廷命官,私设法令,更是上疏朝廷,要求获得更大的自治权,甚至要求恢复战国时期诸侯国那般几乎独立的地位。

    刘恒念及兄弟之情,起初多次下诏劝诫,甚至亲自写信,以刘肥、刘如意和自己为例,恳切言道:“昔日大哥、三哥与朕,皆为国家安稳,主动交卸权柄,或镇守边陲,或安居长安。七弟你年轻气盛,当以社稷为重,岂可因一己私欲,而坏国家法度?”

    然而,刘长对刘恒的劝告置若罔闻,反而更加嚣张。

    他回信直言:“四哥何必惺惺作态!你我都乃高皇后之子,论及继承,兄终弟及,怎么也该是本王才对!何时轮到你刘恒在此发号施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