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2章 终于见到人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2章 终于见到人了 (第2/3页)

,有一些专业的检索平台,比如威科先行,比如北大法宝这种。

    当然,价格不菲,比如威科,标准版每人每年三千多,专业版每人每年近万元,普通人基本上不会去充值。

    这种类型的数据库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最高法有指导案例,也有参考案例,但是……本地法院怎么判,那才是最重要的。

    扯远了,周云现在就是把自己之前看过的案例都开始进行列举,然后从这些案例的证据方向来努力。

    为什么他这么笃定,很简单,一方面是系统的确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那些伤痕。

    司法部门定罪的很大一个依据就是看身上伤痕,如果有伤痕的话,那么定罪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在周云这里,这个真的太过于画蛇添足了,这反倒暴露了对方的一些心态。

    写案例同样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周云越写就越有把握。

    至于说某些部门为什么没想到这方面,这个就不好说了。

    因为有的时候很难解释,就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个鹦鹉案,你说检察官之前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个真的不好说。

    当事人认罪认罚的情况下,检方有时候就会对证据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认罪了,去了法院那不就是走流程嘛。

    懂不懂百分之百采纳率的含义啊。

    总之一句话,目前有些地方确实有这个倾向,那就是极力推动认罪认罚,好像只要认罪认罚了,那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周云拎着包出了门,直奔青县看守所。

    很快到了地方,还是按照规矩提交了相关的材料,之后便是等着排队了。

    这里可不是京海,没人会优待他,老老实实排队就行。

    看守所里面,郭晓林这段时间还是老样子,主要是关在里面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心里倒是有点期待,毕竟要是那位周律师真的给他做辩护人,那是不是就有可能让他无罪呢。

    其实犯没犯罪,到了现在郭晓林自己都不太清楚了。

    一次又一次的审讯,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之下,他感觉自己的记忆都有点模糊了,当时对方有没有反抗,他记得是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