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苦逼的老朱父子 (第2/3页)
带二十万大军,主要往西北方向打一些小国。
陈友谅是东南大将军,主要负责去西南把各小国收服,要么做大明附属国,要么被大明打下来成为大明一部分。
其他人也都有分地方。
反正都是利用了各自的优势,比如王保保是草原人,在西北就比较合适。
而陈友谅适合水战,往东南一带去就对了。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明就是在收小弟,占地盘。
可有句话叫做,打天下容易,管天下难。
对于这些猛将来说,打周边小国,那不是闹着玩似的?
关键个个手握十万二十万大军,军队都是精英也就罢了,一个个还有火铳大炮。
就这,完全是把周围不懂事的小国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就导致一个后果,投靠大明,认大明为主的小国越来越多。
不服气,被大明直接打下来成为大明一部分的国家更多。
大明的地盘,开始迅速向西北、西方、西南、南方、东南等地方扩大。
朝廷忙的不可开交,每天都在商议接手、管理这些地盘,以及收小弟等流程。
就这,还不算完,开疆拓土收小弟就不说了。马三保的船队也回来了,不仅带回来很多海外国家的使团,带着各种合作和外交而来。
还带回来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和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及朱允熥千叮万嘱,让马三保务必带回来的三样东西。
红薯、土豆、玉米。
这下好了,大明一下子热闹了。
可朱元璋人却麻了。
他没想到,他再次回到皇帝这个位置上,说好的就是继续发光发热,说好的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肩负起责任。
可他娘的没想到,责任比以前还大了,让他这个老东西,有点扛不住啊。
关键,这些都是朱允熥给他搞出来的,一下子让老朱压力山大啊。
就目前,大明商贸喷井式发展,朝廷要随时给出各种政策用以调整和避免出现问题。
军器局被朱允熥改良的火药、改良的火铳、改良的大炮,也需要朝廷时刻监管,操心不少。
在外打仗的几个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