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超级雨燕,隐身雨燕 (第2/3页)
输出35马力。
不过这还只是第一份,下面还有25马力、15马力、5马力等多种型号。
“这家厂子主要是为航模和部队靶机供货,之前也做出口生意卖的很好,口碑很不错。”
唐文点点头,然后将他带到电脑前指着CAD简图说道:
“您看,我设计了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假如不考虑信号传输和以机械拉线(拉杆)代替电传控制,以中心的活塞发动机为动力,延伸到多个轴并实现灵活飞行,您有没有办法给一种尽量轻便的设计?”
“这……机械控制?如果只有一台发动机分流的话用机械装置扭转螺旋桨就太麻烦了,直接用不可调节角度的输出轴,只用变距螺旋桨就行。
不过这对操控系统要求太高了,以前有人试过四轴的还勉强能办,六轴虽然灵活但太复杂。”
多旋翼飞机本身并不是什么新奇设计,20年代早期就有航空先驱尝试过,并且证明可以飞行。
(下图为1922年的一种验证机)
只是事实证明这鬼东西在机械操控时代太复杂,人力根本玩不转。
历史上最早期符合现代思维的多轴无人机要等到2005年后,随着电控技术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调整才慢慢实现,然后又被通信技术限制一直到十多年后才开始展现锋芒。
既然唐文说不考虑电控那就简单了,常布斯就打算直接固定六个螺旋桨的转速和倾角,只通过拉杆改变螺旋桨扭转角来增减升力,这也是过去的老办法。
只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种多轴飞行器理论上灵活性是很不错,不过太复杂的拉杆操作……现在电控技术应该搞不定吧?”
“不需要电控,事实上您看旋翼机下面有两个把手,这就是设计的精妙之处了。”
唐文自豪的介绍:
“只要绑两根带子把人吊在上面,手动控制拉杆就行。”
“……”
常布斯想象着一个人将这个鬼东西扛在肩膀上升天的样子……不得不说这个方案看似大胆,实则一点也不安全,压根就没有安全冗余。
直升机就算故障旋翼都能提供减速,这鬼东西只要坏一个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