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又到了农忙季节:贝母季结束盘点 (第2/3页)
那这生意估计也做到头了。
电话挂了之后,李龙去各仓库检查了一下,发现贝母库房里有些存货。野蘑菇干拉走后,库房空了,还有的库房里零零星星有些东西。比如铜钱收了有几百公斤了。对于废铜能收这么多他也有些意外——这还是卖掉一部份的。
看来虽然北疆相对于口里算偏僻地区,但真算起来一个个绿洲和古城,存货还是不少的。特别是像大哥挖出来的那样的钱窖还不少。
也难怪中原地方铜一直比较缺,周边各地的地主巴依赚了钱换铜钱和银元宝之后,第一选择是先埋起来——然后要么战祸被抢要么就找不到了。
等再被挖出来也不知道多少年后了。
这几百公斤铜钱李龙没耐心去找其中有没有珍稀的品种,他想着找机会去北庭卖掉算了,放着也是占地方。
还收了一些银元宝,这些黑灰色的看着一点也没影视节目里的那些元宝好看,而且形状也是五花八门,大部分底下没款,少部分几块是官银,这玩意儿放后世能卖不少钱。
私铸的年代久的也值些钱,先放着吧。反正短时间内李龙也不缺钱,而且这些老东西基本上就占一个库房。收购站这一大片房子,库房不少,不差这一个。
把库房一个个检查完,现在这个季节有点好处就是库房里相对比较干燥,收来的东西在外面晒完之后短时间里不会生虫发霉,不过李龙还在摸索着做一些防护工作,角落放石灰防潮,窗户那里放一些艾草,架子上放樟脑球防虫。
最麻烦的就是那些皮子,夏天这玩意儿特别招苍蝇虫子,哪怕是把窗户钉上纱网,也没办法把所有的虫子防住。
普通的皮子隔一个星期李龙就拉一车送到县皮革厂去,那些比较贵一些的皮子,就只能等赵辉过来收取。夏天不是皮子的旺季,赵辉通常就一个月过来一趟,能把库房里的皮子清空。
这一次贝母带着野蘑菇干卖完,李龙开始分红。卖了二十多万的钱,实际上的利润不到十万。按说要给顾博远分两万的,他还是只要一万。
李龙又给孙家强五百块钱的奖金,给铁兰花一百块钱奖金,这两口子都很开心。
孟海他们在山里干活,李龙隔三五天就去一趟,看修路的情况。同时也是会去给孟海他们发工资。让李龙比较欣慰的是,自上次的事情过后,李龙再过去看修路,那个张兴旺再没出现,而修路的时候又来过两次洪水,孟海处理的都比较不错,没人员伤亡,也没丢什么工具。
修路的进度也不错,到六月底的时候,从冬窝子往山里已经延伸了近十公里。这些路的路基都高于地面不少,上面铺了一些砂石,下雨天拖拉机压过去至少不是完全泥泞状态。
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孟海他们就停了修路的事情,因为要到麦收的季节了,这对于北疆的农村人来说是一件大事。
其实不少修路的村民说了,这事还可以干,家里的女人就可以把麦子收了。不过李龙没同意,他修路的事情不算急,但收粮食绝对算是大事,不能耽误这个。
李龙也给这些人承诺了,在收完麦子交完公粮,到时如果扎大扫把的活还没来的话,就可以继续组织人修路。
这段时间贝母季也终于过去了——其实山里的贝母六月初就已经开花不能采收了。但那些药农挖来的贝母需要处理,卖到李龙这里晚了差不多一个月。
贾天龙又过来了一趟,把仓库里剩下的贝母一扫而空,同时还有一些新鲜雪莲、甘草,连带着一些鹿茸、鹿角都拉走了。
这一趟贾天龙付出来的钱有十五万多,他给李龙说,今年到年底再回来,短时间里是不来了。毕竟这边的药材收差不多了。
年底虽然还有一拨党参,但那个数量不多,也不用急。
赵辉也过来一趟,把存在库房里的两百多张春皮夏皮拉走,他说可惜没有珍贵皮子。李龙上次打着的那只猞猁皮还在大院子放着,他打算再攒一攒,毕竟眼下保护法没下来,这些皮子的价值还没到最高。
六月底李龙又给分了一回钱,这回顾博远拿了五千,给孙家强两口子给了两百。
铁兰花是真心感谢李龙——孙家强是习惯了,觉得没啥。但铁兰花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是很知道感恩的,知道这活换成谁都能干,也就是因为孙家强跟着李龙,所以才占了这个便宜。
所以隔三岔五的,她会做一些油香、馓子啥的送到大院子这边来,然后一来二去,和杨大姐、顾晓霞就熟了起来。
连顾博远都赞叹,这是一个会做人的女人。她家里咋就那么傻,非要把这人给推出去呢?
七月二号这天,李龙开着吉普车到了村里去看看大哥他们。
李建国正在收拾收割机。今年割麦这事他还打算参与一下。李龙过来的时候李建国主动和他聊着,村里其他有收割机的大都过来和他聊着,各自有了自己去收割的地方。
谢运东、陶大强、梁大成,甚至包括许海军都是去其他乡里割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