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玄枢架构!15亿美币的采购单! (第3/3页)
仗着微信在移动端的庞大用户基数和流量话语权,强行割裂生态,本质上是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挤压其他产品的生存空间。
双方的交锋迅速从技术屏蔽升级为舆论对抗。
阿狸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长文,列举微信多次限制第三方平台的案例,强调“开放生态才符合用户利益”。
企鹅回应“屏蔽是为了维护平台秩序,避免用户被过度营销骚扰”,并暗指桃宝曾多次绕过微信规则推送营销信息。
‘TA之战’全面打响!
陈延森则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忙着跟英伟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与特斯拉签订大额采购协议。
两份合同加在一起,能为森联资本带来200亿美币的潜在收益。
此外,陈延森又拿出了天工科技在GPU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玄枢架构。
经过仿真测试,这款架构在性能、能效和可编程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性能远超英伟达的开普勒架构!
黄任勋见状,主动提出了购买专利的想法,但被陈延森拒绝了。
一枚GPU的核心技术集中在架构设计、通用计算、多线程优化等方面,若是全部自研,至少需要16到24个月的技术沉淀。
因此,陈延森抛出玄枢架构,目的也是为了专利交叉授权,加快天工 A100芯片的研发速度,尽快进入流片阶段。
黄任勋并未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准备深入测试玄枢架构的实用性,如果它能为英伟达创造足够的价值,拿出一部分CUDA通用计算技术或PureVideo渲染技术也未尝不可。
陈延森抛下鱼饵,静待大鱼咬钩。
至于黄任勋最终会不会答应,坦白说,他并不是很在意。
英伟达是最优选择,却并非唯一选择。
若是英伟达不肯合作,还有AMD可以当备选。
反正他只需两年的专利积累期,就能彻底甩开英伟达、AMD和英特尔,在GPU领域建立起独属于自己的技术壁垒。
到那时,无论是架构设计的迭代速度,还是芯片性能的能效比,都将形成代际优势。
届时,不是他求着别人合作,而是这些行业巨头反过来要仰仗他的专利授权。
陈延森和黄任勋聊完,看了一眼时间,刚准备下班,苹果亚洲区负责人葛悦又打来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