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64章 王妃是她靠山 (第1/3页)
大理寺放了“高氏”与孩子们出来,被崔大将军接回了崔家。
这位高氏本名叫周韵柔,早年太皇太后从民间选的家世清白的女郎,甚至还有父母兄弟皆在。
崔家接纳了她。
然而,崔家为了顾及体面,崔大夫人也要考虑儿孙们的面子,把周氏与她的孩子们寄养在八爷名下。
“八爷当年病死在战场上,无功名、无子嗣,没个供奉香火之人。这对双生子,就养在他名下。”崔大夫人对外说。
又说,“周氏不明不白跟了大将军,到底不检点。若接了她进府享受荣华富贵,乱了伦理纲常。
就送她回故乡静养,崔氏给她一套宅院、六百亩良田,往后每年都给她送五百两银子,直到她寿终。”
孩子养在崔氏族中,选了乳娘和丫鬟照顾他们俩;周氏送走。
整个伏天,满盛京城都在看崔氏、郑氏的热闹。
申国公府固然很引人注目,崔大将军有私生子之事,更吸引目光——普通人还是喜欢听这些男女绯色纠纷,而不是政治丑闻。
外头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崔大夫人手段狠,面慈心毒。
先是借着去世小叔子的名义,把崔大将军和两个孩子隔开,不让他们“认父”。
又把周氏送走,不叫她与崔大将军见面,免得旧情复燃。
也有人夸崔大夫人睿智。
私生子养在去世小叔子的名下,彼此有利,还保全了长房儿孙的体面。
周氏送走,少了一个受攻讦的隐患;而钱财上又大方,一年五百两的供给是非常丰厚的。要知道普通的侯爵,朝廷一年给的爵禄也才六百两。
普通百姓都觉得仁至义尽了,哪怕周氏抱怨也只是她不识好歹、贪心不足。
不管怎么说,这次之事只是一个笑话,没有动摇崔氏根基。
外面传,雍王府内部也传。
孔妈妈每日出去买菜,都要带各种趣闻回来,与众人分享。
骆宁对着账簿,偶尔听一耳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