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俞大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三章 俞大猷 (第2/3页)

都来不及发出。来人收剑而立,竟是个三十出头的精瘦男子,一袭青衫洗得发白,面容冷峻如刀削,唯有手中那柄长剑寒光凛凛,剑尖还滴着血。

    陆淮安眼睛微眯,此人出手狠辣精准,绝非寻常江湖人士。

    "多谢壮士相助!"他抱拳道,同时暗中戒备。

    青衫男子还礼,目光却犀利地打量着陆淮安:"掌柜的好身手,不像是寻常商贾。"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

    陆淮安心头一紧,正欲解释,却见对方从怀中取出一物——一枚与他怀中一模一样的"戚"字铜牌。

    "在下俞大猷,奉戚将军之命,特来接应陆先生。"男子压低声音道。

    俞大猷!陆淮安瞳孔微缩。这位后来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竟亲自来接他!历史的长河在此刻掀起一朵意外的浪花。他曾在史书中无数次读到这个名字,却从未想过会以这种方式相见。

    "俞将军。"陆淮安郑重行礼,随即意识到失言,迅速改口,"在下如今是药材商孙二。"

    俞大猷会意一笑,眼角浮现几道细纹:"孙掌柜,此去泗泉林尚有百里,不如由在下护送一程?"

    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在官道上拉得很长。陆淮安注意到俞大猷走路几乎没有声音,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这位未来的抗倭名将此刻正值壮年,眉宇间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武将的刚毅。

    "陆先生从登州来?"俞大猷突然问道。

    "正是。"陆淮安谨慎回答,”戚将军可好?"

    俞大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将军日夜操劳,只恨不能即刻扫清倭患。但朝中..."他话锋一转,”先生到了便知。"

    陆淮安听出弦外之音。看来即使在嘉靖三十五年这个时间点,抗倭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朝中必有掣肘。

    一夜无话。次日午后,两人离开官道,转入一条隐蔽的山路。泗泉林的清晨雾气尚未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