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六十七章 预留的产能空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六十七章 预留的产能空间 (第2/3页)

洲的局面再添变数,还不如先捏住鼻子,让柳轶群上位。

    唐继华接替柳轶群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这次省里还提拔王行杨进入常委班子,担任常务副市长。

    除此之外,东洲市委班子保持不变。

    年前狮山湾工业园区通过国家部委的审查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

    汪兴民也是得幸于此,以最快的速度跻身全省最年轻的地厅级干部之列;刘辉、梁朝斌等人也都水涨船高,顺利进入县处级干部之列。

    萧潇三月底也正式调到省发改委工作。

    这一期间,910恐怖袭击事件促使美国发动大规模反恐战争,令全球经济都蒙上紧缩的阴影。

    在这期间原油期货暴跌百分之三十、黄金期货累计上涨百分之二十。

    受互联网泡沫的双重影响,零一年上半年原本缓了一口气的全球科技再遭重创,纳斯达克指数从一千六百点,一度下探到七百九十七点。

    亚马逊、苹果等科技股,也都纷纷下挫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不等,暂时还没有呈现将来科技霸主的雄姿。

    朱玮琳、胡婕负责的海外基金,在纳斯达克指数跌破一千点之后就开始反手做多买入,目前再次将仓位提高到九成以上。

    目前海外基金净值,包括很少一部分现金在内,还是五亿五千万美元左右,并没有增值多少——这主要也是910事件之后纳斯达克指数单边下跌,各股都是纷纷破位,没有操作腾挪的空间。

    不过,海外基金所持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公司的股票,却是比零一年上半年相同仓位时,高出一倍多。

    经过这一番腾挪,萧良相信他与朱玮琳,可以说是最低成本持有苹果、亚马逊等这些科技公司的股票了。

    考虑到将来需要从苹果高分红政策源源不断汲取现金,新一轮的建仓也是更侧重苹果公司的股票,差不多趁苹果公司市值暴跌到三十亿美元之际,吸走百分之四点九的筹码。

    在萧良的印象里,亚马逊极少分红,持股则减到百分之三。

    此外,海外基金还再次分散买入微软、雅虎、eBay等科技股。

    这主要也是萧良除了不确定苹果、亚马逊两家公司的历史轨迹,就一定不会发生偏转外,同时他也没有办法跟朱玮琳、胡婕以及海外基金团队说,筹码就押苹果、亚马逊两支股票上,押个二十年,押不到吃亏也押不到上当!

    海外基金这次建仓完毕,接下来就将以长期锁仓操有为主,仅有一两成的仓位空间给操盘团队发挥,因此平时除了抓好监管工作外,也没有其他什么地方需要朱玮琳、胡婕她们操心的了。

    这一期间,星源时代、鸿盈科技也是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

    鸿盈科技不仅每个月为苹果代工二十万到三十万台iPod,还从星源时代采购配套的凝聚态聚合物锂电池外,去年下半年开始,星源时代还开始为苹果笔记本电脑提供柱形电芯液锂电池电源。

    星源时代的锂电业务,也得以进一步打入中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也带来更丰厚的利润。

    2002年第一季度,星源时代总计生产销售八千万枚电芯,同比增涨40%。

    即便蜗巢科技计提专利授权使用费进一步提高到八亿人民币后,星源时代第一季度还创造两个亿的净利润。

    相比之下,鸿盈科技第一季度的业绩则要逊色太多。

    工业园年前就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但产能的爬坡需要一个过程,截止2002年第一季度末,鸿盈科技工业园OEM代工能力才提高到每月二百万部(只),比市场预测要低一截,似乎鸿盈科技放弃最初激进扩张产能的做法了。

    除了承接苹果的iPod播放器以及少量中高端手机、笔记本电脑的代加工外,鸿盈科技目前发展中高端代工业务的比例,也要比市场预测的低一截。

    投资分析机构也是纷纷调低鸿盈科技第一季度的盈利预期,以为大体能实现三千万港元的盈利,就谢天谢地了。

    而这样的盈利水平,在这样的市况下,想要支撑鸿盈科技多高的市值,显然极其吃力的。

    四月中旬鸿盈科技最终以每股十港元(一百二十亿港元市值)的股价,将萧良所持有的二十亿可转债,进行了转股。

    萧良个人持有鸿盈科技股票增加到八亿股,占总股本十四亿股的57.1%。

    “为新一代iPod额外预留每月一百万台的产能空间,是不是太夸张了?”

    鸿盈科技四月下旬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一贯信服萧良决定的何宏泰、张殷彪等人,也是难得的对萧良的决定提出质疑。

    苹果公司新一代iPod播放器工程样机已经送到东洲。

    因为鸿盈科技有派工程师团队,全程参与新一代iPod的细节改进,这边也是早就同步做好工艺及生产上的准确。

    不过,第一代iPod发布半年以来,每月的销量就在二三十万只之间,新一代的产品哪怕功能更为强大、完善,但苹果公司跟他们签署的合约,也就预定每个月四五十万台的弹性OEM代工规模。

    萧良却要求鸿盈科技再额外预留每月一百万台的产能。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差不多是工业园二期工程建成之后,还能挖掘的最大产能潜力了,哪怕拿出去全力争取中低端代工订单,每月至少也能创造两千万的盈利。

    萧良有意压制产能爬坡的速度,有意将这些产能空间都给苹果的新一代iPod播放器预留下来,不仅不能创造利润,还极大压制生产效率的提升。

    萧良甚至还要求鸿盈科技,为iPod爆量提前组织生产备料,这将极大占用他们宝贵的资金储备。

    再说了,新一代iPod播放器就算真出现爆单,责任也完全不在他们这边,接下来再花三到四个月,进行产能腾换就是了,苹果公司也不可能责怪到他们头上,或者轻易就违背合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