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1章 百亿购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61章 百亿购地 (第2/3页)

这么便宜,这可能还和金融危机有关。

    随着国内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深,不少的大型企业都在减少资金外流。

    2008年下半年,全国流拍的土地面积增加的30%,大部分的企业对拿地没什么兴趣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这两年的商品房价格却是一再升值,土地流出较少,商品房的刚性需求太大,就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时期。

    不过这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当房价增长过快的势头出现,必然会导致地价的快速增长。

    直到2009年下半年,土地的价值才似乎突然被人们认识到。

    只是这个时候,价格也已经比当初高了两三倍了。

    2008年下半年流拍的土地,拿到2009年下半年拍卖,价格至少高出两倍。

    这就是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地价改变。

    而这个时候,土地价格还没有因为商品房的价格而出现太大的波动,政府希望的就是有人能够买地,因为这不但能够为政府带来一笔客观的收入,而且能够带动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所以恒远集团刚刚表示出要在这里拿地的想法,政府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促成这件事。

    一个是恒远集团的实力和带来的影响让政府心动,再一个,他们确实需要一笔资金来补充不断枯竭的政府钱袋。

    如果按照四百万一亩的价格拿到两千五百亩,那张斌需要支出一百亿的现金。

    张斌用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资金一共只有一百一十亿,恒远地产这里就花了七十个亿,还剩下四十个亿的资金。

    这笔钱可以先付首付,至于剩下的开发资金,只需要二十个亿就能够启动前期的开发了。

    一旦首期开发完成,有人开始买房后,资金就会源源不断的流进来,张斌也不需要再花多少钱了。

    除此以外,恒远地产一旦重组完成,张斌完全可以从银行里贷款五十个亿,这个毫无压力。

    即将完成重组的恒远地产,外界的估值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亿,两年以后,张斌预计市值可以达到两百五十亿到三百亿。

    贷款五十个亿,应该来说是比较轻松的。

    凭借着这笔钱,他可以迅速的在这两千五百亩的土地上建起一栋栋的高楼大厦。

    张斌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且他要在明年的上半年借着那股东风大赚一笔。

    所以他会让人好好的计算一下,看看怎么才能够将利润最大化。

    如果张斌将容积率提高到1.6,按照明年海北市前四个月的房屋成交价格,均价大概在一万二左右,这块土地大概会为张斌带来两百个亿的利润。

    是的,就是两百个亿。

    时间非常重要,当白皮书发布后的三个月,将会是购房者最疯狂的时间,那个时候海北市的所有在建的商品房,都将被席卷一空。

    所以张斌不担心自己的房卖不出去。

    他也可以走高档路线,将容积率降低在0.8左右,虽然面积少了,但是他完全可以将价格提起来。

    如果他不想去麻烦,甚至可以等到明年五六月份,直接卖地,也能直接赚到一百个亿。

    晚上,政府这边派出了专门的代表前来洽谈购地事宜。

    这次的购地不走招标,直接买卖。

    因为即使走招标也没几家企业能和恒远地产拼得过,即使有拼得过的,也不一定有那么胆量去拼。

    在这个时候花一百亿购买两千五百亩土地,这可不是谁都有这个胆量的。

    张斌用一百亿的价格买下两千五百亩土地,首期支付四十亿,剩下的六十亿,在一年以内支付完全。

    政府那边的人答应了,但是他们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恒远集团必须在海北市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专门负责这片土地的开发事宜。

    也就是说,海北市政府想要强制引入恒远地产,并且还能收取一笔不菲的税收。

    如果张斌真的能够赚到两百亿,或许税务都是数十亿,张斌可没这么傻。

    张斌表示成立独立的地产公司可以,但是在税收方面,必须要减免一半。

    政府这边的底线是减免20%,并且可以提供免费的公司选址的土地。

    双方开始围绕着税务这一块展开了谈判。

    政府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