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一章 老阴逼差点嗝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零一章 老阴逼差点嗝屁 (第1/3页)

    万历竟然突然下旨,擢山东巡抚杨俊民总督陕西三边,专责平定哱拜之乱!

    什么哱拜之乱?

    申时行收到圣旨那都傻眼了。

    蒲州三大豪族为了打万历个措手不及,专门把西北的急报都给卡住了。

    这会儿朝廷压根就没收到宁夏副总兵哱拜和前锋营参将刘东旸叛乱的消息。

    申时行自然是莫名其妙。

    不过,这会儿他已经不敢摆明了违抗万历的旨意了。

    万历都下旨了,那肯定是有哱拜之乱。

    而且,杨俊民去平叛对他来说貌似也是好事。

    这家伙就没什么真本事,纯靠家里关系扶上去的,让这家伙去平叛也好,最好被叛军干死!

    杨俊民收到圣旨和内阁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公文,那也傻眼了。

    他着实没想到,小皇帝会派他去平叛。

    这下怎么办?

    他只能赶紧动身回蒲州去向亲家公王崇古请教了。

    蒲州古称蒲坂,其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很多古籍上就有记载,舜都蒲坂也。

    至于蒲州的历史为什么这么悠久,其实就是因为河东盐池。

    古时整个中原食盐大多出自河东盐池。

    河东盐池就在蒲州旁边的解州,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身首被“解”之地就是解州,故河东盐池也被称为“解池”。

    至于为什么河东盐池在解州而蒲州因河东盐池而闻名,那是因为交通原因。

    蒲州和解州都处在一个大盆地之中,三面环山,一面是黄河。

    河东盐池之盐要翻山越岭转运出去很麻烦,自从有了舟楫之后,走水路那是最佳选择。

    所以,黄河岸边的蒲州就成了池盐的主要中转地,风陵渡就在蒲州南面几十里,古时为了方便将池盐转运到长安还专门修建了有名的浮桥蒲津桥。

    正是因为这里是池盐的主要中转地,商业发达,所以蒲州自古多商贾。

    蒲州王氏那就是靠河东盐场起家,他们起家之后与张氏和杨氏联姻,张氏又顺势霸占了长芦盐场的生意,杨博和王崇古又凭借权势霸占了北虏的生意,自此,蒲州三大豪族便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若论蒲州三大豪族的起源,那还是要归功于蒲州王氏。

    他们若不是霸占了河东盐场的生意,谋取了巨额的利益,那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蒲州三大豪族了。

    至于八大皇商里面两个姓王的,那跟蒲州王氏肯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八大皇商明面上主营的就是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生意。

    历史上,天启到崇祯年间,蒲州三大豪族的接班人韩爌还在掌权呢,他们自然不可能将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生意让与外人。

    所以,八大皇商跟蒲州三大豪族是亲族关系,这点毋庸置疑。

    蒲州王氏可以说是蒲州三大豪族的源头,也是八大皇商的源头。

    这会儿的蒲州王氏可谓如日中天,王家大院几乎占了蒲州城西半城之地,那密密麻麻的大小院落简直数都数不清楚,里面的丫鬟、仆役、家丁、护院最少也有数千之多。

    如果没来过王家大院,那真不知道什么叫有钱。

    十一月中旬,风陵渡以南的河面正要结冰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