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章 一路向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一十章 一路向北 (第1/3页)

    终于在午后五时多,货船抵达了真津港,三人谢过船主,付了船资后,就下船登陆。也只有在脚踏实地后,亨亚日心里才明显感觉舒坦了很多,这才有心思观看这码头周围的情况。这里和对岸码头的情形相差不多,都是只有简简单单的靠泊码头,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港务站点都没有,或许是没有专门的航道,停靠不了大船,也就没有什么夜行或是需要领航的船只入港,于是就连这些简单的设施都节省了下来。三人出现在这码头,也没有人理会,入港、出港的船只除了船主的亲友外,看来也没什么其他人关心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真津市说是市,其实并不大,市区就是勾连着码头那条马路向两侧发展而形成的村镇模样的集市,市面上对外营业的店铺很少,旅馆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在和路人打听过后,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三人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似民居更多过旅馆的旅馆。居住条件很一般,不过三人也无法计较的更多,这旅馆的形式和江门町的井边家差不多,也是自己居家之余,用多出的房屋来作对外营业之用。只是过往的旅客并不多,他们的生意是也很一般,加之往来者往往都是些售卖生活必需品的小商人,来来往往的也总是那些人,久而久之就都变成了熟面孔。近些年来,往来之人才渐渐多了些,不过只是和往日相比罢了,日常也是了了。到现在为止,还撑不起当地居家旅馆的人来依此为生,好在他们也不以此为主业,往往都保留有祖辈传下来的其它行当,生计都还能维持。

    行路难,难就难在有归期,归期一定,时间就变得紧张起来,一路行来,虽然不致遇河搭桥、逢山开路的,但每每起早贪黑的步行一日也才六七十里的脚程,运气不错之时虽还可以搭上顺道的牛车、马车的。然地形多变,好多地方并没有像样的道路,再偶有为了找寻歇息之所而绕行的让步,这四百里海岛穿行,即便风雨兼程、起早贪黑的,三人也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才得到距离离高最近处的萨米港。这次的穿行也让亨亚日见识到偏离了本岛后的和那国封闭落后的一隅,生民之艰看起来和国内不少的地方相差有限,而半天的火车车程竟然用了五天的起早贪黑之久,神疲力乏,可见一斑。岛上可耕种的地方并不多,但又有着源自于大海的厚赠,两相结合起来,终是给这一方的天地带来足够多的食物。人们的生活基本上尚能维持,但和早先路过的江门町和茗都的生活方式相比,还是相当的原始。除了从外岛捣腾来的生活物资和新鲜玩意外,本岛还一直维持着故老相传的生活习惯。

    到达萨米港后,三人打听后得知,要一天后才有船去离高的津门港。既来之,则安之,着急也是无用的。船期自然还是要等的,这个可由不得任何人的性子来,大自然无所谓有情还是无情,但若是一定要逆势而为,到时付出代价的就不会是别人了。现在出海讨活仍是个高危的活计,这也是这次穿行绿耶岛亨亚日的收获之一。沿途不少沿海人家里都有家长或是青壮年子女出海乞食后杳无音信的,这也让亨亚日进一步认识到,在这岸边看到似是风平浪静的大洋之上,实则是危机四伏,个人的安危在这汪洋之上,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两日后下午,三人终于踏上了离高的土地,津门港到了。津门港是离高的天然良港,也是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来往的各种船只不少。不过最多的还是从和那国本土多地到达的客货船,甚至还有一些是军舰,大抵是离高被和那国控制之后才有的情形吧。三人见怪不怪,军港区不是寻常百姓可以抵近观看的地方,三人也无意去刺探什么情况,没有那个必要,先到首山城才是首要的。只下船之后,葛自澹对二人说道:“离高境内多山,陆路通行不畅,虽说距离首山城算不得太远,但是过于耽搁时间,有些不值当。我们这回过去就不取陆路了,乘船要快捷方便的多,到首山城以后,待明宇的事办完,我们再去周边看一看,走一走。这一次离开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了,明宇,好好看看这些年家乡的变化,连带的也让我们领略一回离高的风土人情,到时离开后,大家也少些遗憾。”

    谢明宇的情绪难免有些激动,难得的嗯了出声,亨亚日自也是跟着点头。三人去港口购置了明日去往义川的船票后,才离开港口,朝市区行去。

    津门港的城市建设两极分化得很严重。临近码头一侧是一座座新起的大楼,还有各式各样渐渐有了规模的商业区,市面上也是人头攒动,相当热闹,能听到有不少人都操着和那国的口音,甚至还有些面容迥异的西洋人;而远离码头的是一个个低矮的离高式矮墙民居,院墙多是黄土夯就,房屋结构看起来和国内有很多的相似。只细较起来,还是能看出有很大的不同来,前出很长的廊檐在国内不少的民居中都日渐消失,而屋内陈设也更似是和那式。看来,在古风与和那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