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趣谈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趣谈江湖 (第2/3页)

各位讲一讲最近江湖趣闻轶事!”

    下面有一茶客插话道:“我说说书先生,我们这平民百姓可不懂什么是江湖,你可以给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讲一下什么是江湖吗?”其它茶客是连声附和,私下互问什么是江湖,江湖又是什么。

    凝儿在旁也凑热闹,好奇地问道:“公子,你知道什么是江湖吗?”

    郭阳直摇头,一边思考一边说道:“江湖,我们就在江湖中啊!”郭阳感觉有些理解,但是又是很朦胧的感觉。

    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下面顿时鸦雀无声,开口说道:“什么是江湖,江湖又是什么,这位茶客问得好,鄙人就给各位讲一下什么是江湖?”

    说书先生话音未落,茶肆走进来一位佳人,身后跟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再仔细望去,只见眼前的佳人长着一副小巧的脸庞、精致的鼻子、含情的眼、带笑的酒窝、剔透的肤质、娇艳欲滴的嘴,近乎完美地融合在脸上,勾人心魄!

    说书先生见状连忙把惊堂木一拍,那些茶客的目光才从佳人的身上,有些念念不舍地移开,说书先生见大家的目光重新聚在自己的身上,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江湖’这一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由指向世外到指向世间、由雅到俗、由文到武的过程……”

    刚走进茶肆的正是江淮盐政史的千金江美美,带着丫鬟在一角落坐了下来。店小二马上殷勤地奉上茶水及‘水果拼盘’(包括晒制的干果片、香药果子等种类繁多的水果)。她却不知道,领边就坐着当今大宋王朝的公主!以后成了她最强劲地情敌,这当然是后话!

    说书先生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江湖,只听绘声绘色的说道:“最初的‘江湖’就是指江边湖上的僻静休闲去处,隐逸之所。从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开始,江湖就有了容纳高士良才的文化功能,或者失意文人,或者避世高才,远离社会的扰攘,政治的复杂,而泛舟垂钓,独步寻花,自得其乐,隐居高蹈作逍遥游;又或读书泉林,贬谪偏僻者,自守于林野田园,忘情于江湖山川,造就了社会主流之外的生活场所和独特的生存样态。于是有所谓‘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陆龟蒙)‘升舟设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

    说书先生喝了一口茶,润了一下喉咙,继续说道:“后来,行处江湖的人已不单是闲散隐逸的高士了,凡是落魄游士、低级掾吏、隐逸之人,甚至侠客壮士等,流转于江湖之间所组成的下层社会生活圈便也以江湖指代,江湖也就成了‘四方边地’的意思。”

    ‘清香优雅’内的众多茶客,这时才恍然明白,原来以为江湖那么神秘,原来就在自己身边,岂不是自己就身在江湖。

    说书先生见下面茶客听得聚精会神,心中有些得意,未曾想首次在茶肆说书,效果居然这么好,惊堂木再次一拍,说道:“随着城市的不断繁荣,有些略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