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天师入京 (第2/3页)
张应顺天师携带其子张至道到达京城,面见方永。
方永见到了这位所谓的天师。
张应顺今年六十有五,头发斑白,束紫金莲花冠,穿天师道袍,精气神都很饱满,行举有度,礼仪风范很好。
他是大熙的受箓天师,享受三等荣爵恩赐。
和曲阜的孔家一样,龙虎山同样是传承千年的庞然大物。
从东汉张道陵开始,直到现在,约有一千八百年,只比孔家稍差,稳坐中夏第二大世家。
不过相比于孔家把控着儒学经义,门生面布天下,以修道为主的张家影响力要小很多,江西之地也远不如山东富庶。
所以历朝历代,孔家时常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或被当权者猜忌,或受到恩宠,但张家却很多时候声名不显。
不过这只是相对而言。
在江西之地,张家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遍布各地的道观名山,达官贵人尽皆奉为上宾,张姓的族人遍布各行各业,人脉极为宽广,如果张应顺以天师的名义带头反抗方永,收复江西的行动绝不会如此顺利。
当然,如果方永的行动受到阻碍,张家这只出头鸟也必然会随着方永的雷霆之怒覆灭,以张家传承千年的情况来看,对方显然是不可能如此做的。
孔家世修降表,张家也历朝接受册封,二者发展的本质基本是一样的。
方永对这位天师的好感并不多。
驱佛灭道是方永制定的国策,不事生产的和尚需要被改造,道士也是一样,他不能允许这些神权干涉自己制定的政策和统治。
不过让方永意外的是,这位张天师的底线,意外的灵活。
只见张应顺行礼拜见了方永之后,从身后其子的手中接过一本古书,言道:
“大王,此乃昔日祖师所传教义,乃我天师道教之根本,然千年磨损,其中多有缺损疏漏之处,难以成篇。我闻大王乃神人降世,掌司雨大农神,位列福佑厚土真君,恳求大王补全祖师所传经义,龙虎山张氏感激不尽!”
方永从侍者手中接过那一本古书,打开一看,却是一片空白书籍,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这位张天师,真是比护国寺的那群和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