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格外充实的月球之旅 (第2/3页)
主打一个本土化。
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在的大学叫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这是在德州西部平原,非常偏僻和农村化,除了大学本身,几乎没什么其他吸引人的东西,周围主要是棉花农场、广阔的平地,以及随处可见的石油抽油机和石油设备,因为西德州是阿美莉卡主要的石油产区之一。
这里被很多人形容为村不拉几,同时大学里有大量工程和石油相关的白人nerd。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阿美莉卡南部地区,我所在的大学,白人占比超5成,如果把西班牙裔和拉丁裔也算是白人的话,那白人比例接近8成,亚洲人非常罕见,黑人占比都只有5%,很夸张。
我身边的朋友也大多以白人nerd为主,这次的登月直播,我有一个本地的航天爱好者朋友,他在自家别墅搞了个烤肉BBQ,一边吃烤肉,一边在露天的环境下看直播。
总之很爽,这里的烤肉确实不错,肉又便宜又juice。
大家看的也很开心,因为燃神和雷总的知名度都很高,又全程骚话,尽管有语言障碍,但在翻译字幕下,还是能够看懂。
我能和他们打成一片,也得益于阿波罗科技的迅速崛起,阿波罗科技的登月让他们很关注,然后找我咨询,希望我能够给他们讲阿美莉卡媒体不会报道的,和阿波罗科技有关的新闻。
总之在他们看来我也算航天专家了,尽管我只是搬运知乎和简中社交平台上专业博主的看法。
整个过程都很愉快,一直到有一个白人,突然说一句,为什么华国每一次登月都是黄种人男性?
这句话一出,现场氛围就跟病毒传染一样,没人说话,突然一下就沉默了。
没人说话,没人吃饭,大家面面相觑,一直到有一个白人问我:怎么你们的登月全部都是黄种人男性?没有其他肤色吗?
然后我说我们登月已经把8个人送上了月球,他们全部都是黄种人男性。
他知道之后笑容都僵硬了,本来还很开心,一下就僵在那里,像是被放进了冷冻柜一样,迅速结冰,然后喃喃道:为什么我们登月是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为什么我们要忍受在自己的国家被歧视?
突然一下,现场都开始鬼哭狼嚎,之前喝的啤酒可能效果开始发作,然后各种F**K B**n,F**K White House,现场一片混乱。
然后突然大家就开始Great Again起来,有人把大T的帽子和旗子拿出来,我当时贼想问一句,这些东西是不是made in China,我怕问了走不出这间别墅,还是忍住了。
最后我在走之前,派对的召开者和我闲聊,说很羡慕华国,华国能够不用被该死的LGBT影响,哪怕登月的宇航员全部都是男性,也没人会说三道四,太羡慕了,说我们国家就是因为LGBT搞太多,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只是想提供一个我的视角对这件事的观察。
我的感想是,华国越强,技术发展越快,对外部产生的影响就越直接,这些红脖子白人nerd原本可能人生一辈子都不会了解华国,但有了这次直播,他们对华国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对华国的印象是媒体塑造出来的,在知乎这个平台,我们刨去负面评价不谈,对这些红脖子而言,这里有着超过99%的主流民族,没有LGBT叙事,这是一个强硬的大国。
这里的一切,简直是保守派红脖子们梦寐以求的天堂。
但现在,在直播画面的普及下,他们意识到,原来这样的保守派天堂是可以发展出前所未有的科技,除了意识形态符合他们的审美,科技进步是如此显著。
他们会觉得,如果我们国家回归保守,不再搞LGBT那套叙事,不再追求那样的价值观,我们是不是也能重新回到正轨。
虽然德克萨斯州是传统意义上的红州,已经红了很多年,但我能感觉到很明显起风了,今年的总统大选大T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过去的叙事逻辑在消亡,在瓦解。”
林燃回到地球刷到这篇回答后,心里对远在阿美莉卡正在拼选举的大T说:教父对你够意思吧?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帮你竞选。
雷君发微博:“这是我人生最奇妙的一次旅程,很荣幸能够和两位同行,亲自体验了小米探测车,第一天就这么刺激了,很难想后续的旅程会有多刺激,欢迎大家全程收看我的月球之旅!”
并且配了两张图,第一张是他们在月球基地的合照,第二张是小米探测车的照片。
前者的水印是小米手机,后者的水印是小米眼镜。
点赞数短短一小时就破了五百万,被认为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点赞数最高的微博。
和流量明星的微博比,这可没有任何水分。
四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地球上此时已经是上午的十一点,大家都开始上班了。
本来就没休息好,大把人昨天晚上通宵看直播了,沉浸式登月。
现在压根没心思上班。
四个小时刚过,11点零七分,雷君、小米集团、阿波罗科技这些官方直播频道就有大把观众涌入:
“开门!”
“急死我了!”
“急急急急急!”
“怎么还没开门?”
“开门!”
这些留言有在直播间,有在微博上。
中间没有主播来救场,只是小米发了条微博:
“大家稍安勿躁,精彩很快继续。”
足足等了十来分钟,直播间的画面里才出现基地的样子。
只见林燃和韦旭航都出现在画面里,已经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
“我们现在要去下一个目的地,那个目的地也是一座货运飞船,它有基于月球环境的设计3D打印工厂模块,我们需要把它给运回来。
然后完成安装和试运行。”林燃说。
雷君跟着起身,3D打印眼镜视角下的画面也开始晃动。
观众朋友们跟随雷君的镜头,完成更换舱外宇航服,然后进入到月球探测车的后车厢。
等到画面定下,然后略微晃动,在看直播的观众们知道,这是又一次出发开始了。
“雷总,睡着了吗?”林燃问:“我第一次到月球上的时候,还没有月球基地,我和巴兹压根就没有睡觉,因为我们呆的时间很短,只有短短几个小时。
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在月球上睡觉,因为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缘故,真的很奇妙,就好像我稍微一用力就会飘起来。”
雷君苦笑着说道:“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睡着,我刚躺下的时候脑子里很多杂念,也没注意和地球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半梦半醒之间就感觉到休息室的灯亮了,然后耳边响起你叫我的声音。”
林燃笑了笑:“放轻松,我们要在这呆整整七天时间,这七天时间里你累了自然就会倒头就睡。”
虽然隔着宇航服的头盔,他雷君看不清楚林燃的笑容,但他总感觉其中略微带有些许狡黠。
和他们着陆时相比,此时的时间已经过去七个多小时,这个小时当然是地球的时间单位。
在月球南极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天边没有云,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上低悬,离月球的夜晚又近了一些,长长的阴影像冰刀切开的沟壑。
月球的一个自然日相当于地球的29.5个自然日,所以他们会在月球南极彻底进入夜晚前离开这里。
所以尽管看上去好像太阳快要落下,实际上还早得很。
“确认坐标,货运舱在东偏北三百四十度,距离一千一百二十米。”韦旭航在导航屏上标出一个绿点。
林燃和雷君坐在后面,他听到之后,思索片刻后在通信频道里说:“我们走北坡绕行,路面坡度小,拖拽会更稳,那玩意比核裂变发电站要更精细,容不得半点意外。”
地球上,李宜清和徐贤也在看直播,这是他们在燕大博士生涯的尾声了,即将离开校园,李宜清成功拿到了阿波罗科技的offer,徐贤则因为做出了大问题,所以打算在燕大再呆两年,做完博士后之后谋求国内的教职。
甚至说的更直接一点,他希望能去交大任教,申海好地方,交大又是top3,手握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林燃,交大的数学系这几年招生顺利,青年教师招兵买马也很顺利,一直在扩张。
这意味着有很多坑位,徐贤瞄准的就是那。
最后一点校园时光,他们在寝室看直播,各自对着各自的笔记本电脑,时不时地交谈两句。
“不是,清神,这直播暴露的信息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本身沙克尔顿陨石坑这个点位就是老美找到的。
然后我们在直播过程中暴露这么多的地理信息和具体位置,他们岂不是对我们的基地、货运飞船着陆点什么的都一清二楚?
这些不要保密吗?”徐贤问道。
他觉得李宜清马上入职阿波罗科技,肯定对这些有所了解。
李宜清说:“我不知道,不过我想问题不大吧,毕竟阿美莉卡都没有在月球南极着陆,不太需要担心,他们都过不来,就算知道又能怎么样?”
徐贤发了条知乎动态,想要从自己的粉丝群体里获得解答。
月球上,他们已经来到了货运飞船前,该货运飞船停在一片平整的岩面上,舱门已经由地面远程解锁。
林燃和雷君下车,穿着宇航服动作缓慢。
“模块重一吨一百四十公斤,月面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我们还是得小心。”林燃说。
韦旭航在车内操作货舱里的自动升降台。
液压缸缓缓抬起,银色外壳的3D打印工厂模块露出主框架和四个固定支架。
林燃检查模块外部的加固带和震动缓冲器,确认锁扣完好,“好了,我们现在要把它给拉下去。”
是的,这也是在一个拖车上,货仓舱门向下延展,出现一个金属板构成的坡道,雷君和林燃抓住前面的绳子缓慢把3D打印工厂往下拽。
“牵引架就位。”林燃用无线电喊道。
韦旭航驾驶探测车倒车到升降台前,机械臂伸出,将牵引挂钩对准模块下方的连接环。
牵引重量增加,车速被限制在每小时五公里,爬坡时电机电流峰值一度飙到额定功率的九成。
林燃说:“韦旭航,注意动力系统的温度读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