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结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结局 (第3/3页)



    且是上下各个阶层的敌人。

    甚至底层老百姓都不答应。

    天下只会大乱,最后一番动荡后,再选出新的皇帝。

    所以永远不要想着,把一个西方的制度拿来,模仿复制,就能强国强民。

    但同样的。

    如明清这种极端的君主专制政体,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道路也即将走不通了。

    因为世界在变化。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佛郎机商船的侵略,其实就是一记小小的警钟,西方正在飞速地发展。

    而封建集权制的未来,就注定了除非个个皇帝都是穿越者,且是那种点满技能,还能顾念天下苍生的英豪,不然的话,一代强二代强,到了三代四代,必然会开回头车。

    因为统治者的路线,就是要弱民,乃至弱国,这样皇位才能坐得安稳。

    一切的一切,势必以统治的稳固为核心。

    所以一向领先同时期的东方王朝,在未来东西方的交锋中,沦入任列强欺凌的悲惨境地,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极端的君主专制,确实在时代的浪潮下被淘汰了。

    当看清楚这些。

    海玥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他要改变制度,但并不是从一个极端直接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根据当时代规划出适合的路线。

    如开明专制。

    这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简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明君必须施仁政”。

    在绝对君主制下,君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统治整个国家,哪怕是不合理的命令,也能得到贯彻。

    但是在开明专制制度下,国民只服从合理的、符合绝大多数群体利益的政令,而对于君主一时喜恶的命令,则不予接受和服从。

    现在的改制要循序渐进。

    将这些改变,融入到嘉靖革新里面。

    所以找准机会,海玥就带领群臣,打破一个皇权不可战胜的禁锢思想。

    为的并不是简单地把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一位抓得最牢的皇帝手里夺过来,那只是权臣的路线。

    而是要给予臣民敢于反抗的初心。

    如果能走出这一步,或许能成功遏制住皇权肆无忌惮的集中,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再看国家未来的走向,或许到那个时期,有了更合适的改制土壤。

    当然,更有可能是一时功成,未来前功尽弃。

    可即便如此,也无悔来到这个时代走一遭。

    至少他努力过。

    而如今的局势,却比起设想中要好的太多。

    公元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帝朱厚熜驾崩。

    嘉靖第三子,太子朱载垣继位,改元景和。

    从这一刻起,正式揭开了长达四十六年的景熙大改革的序幕。

    两朝首辅海玥,对于整个大明的改革,正是嘉靖始终未明的答案——

    带上一群昔日并肩,前路同行的伙伴!

    从根上改变这个世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