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这么说会不会太伤他们 (第2/3页)
调南下了,宇文泰得到是一个空架子。
李爽口中的罪卒,当然是那些北人大军战败后的投降者。
这些失去了部落、土地的北人,能不能发挥原有的战力还在其次,宇文泰带他们北上,不仅要面对柔然人的威胁,还要提防内部可能的叛乱。
至于燕、幽、安、平、营五州兵马,那宇文泰更加不指望了。
这些州处在叛乱之中,洛阳朝廷的命令都不听,更不要说是晋阳的了。
宇文泰心中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拱手道:
“多谢秦王!”
宇文泰并没有拒绝的资本。
他能够掌控平城,完全是趁着尔朱氏内乱的空荡,占了便宜。如今,尔朱兆逃了,还没有成为罪人的北人也投降了,并肆汾恒朔诸州都听从长安的号令了。
只有依靠着这份任命书,宇文泰才能再度在平城站稳,而接了这份任命书,就要承受之后的代价。
宇文泰和独孤信走了,于谨看着他们的背影,道:
“大王,你到底希不希望宇文泰在北地站稳脚跟呢?”
李爽问道:
“何意?”
“若是站不稳,恒朔两州会被柔然人肆虐,怕是又回到六镇起事之前,晋阳亦在柔然人的兵锋之下;若是站得太稳了,他真成了恒朔幽燕等州的大都督,复拓跋之旧势,晋阳亦在他大军的兵锋之下!”
于谨说着,看向了李爽,悠悠道:
“大王,其中分寸拿捏,可是不易啊!”
李爽看着于谨,笑道:
“故而我准备在晋阳设立行台,留你守在晋阳。”
“……”
——
釜口陉。
高欢这趟来晋阳,最后带了一万六镇兵离开了。
与来时的慢悠悠,能拖就拖不同,离开时高欢是能走多快就走多快。
行军速度之快,让他的姐夫尉景这样的老卒都有些吃不消了。
“贺六浑,缓缓吧,走得太急了!”
尉景劝说了好几次,最终高欢看着一众人实在是累的不行了,才同意休息了。
尉景本以为高欢是怕李爽舍不得这一万六镇兵,怕他反悔,才走得这么急。谁知道,他刚说出来,高欢便是一阵嗤笑。
“舍不得这些六镇兵?”
“不然呢?”
高欢摇了摇头,笑道:
“大野爽巴不得将这些六镇兵都送出去,怎么还会舍不得!”
尉景听了,有些疑惑。
“那你为何走这么急?”
高欢叹息道:
“这一万六镇兵可不是好拿的,乃是我们背叛了尔朱氏才得到的筹码。若是不尽快回邺城,等到洛阳尔朱世隆反应过来,我等怕是会成为众矢之的啊!”
河北的世家虽然反了,可尔朱氏在河北依旧拥有着强大的军力。
定州刺史叱列延庆、殷州都督尔朱羽生,加上原本的幽州刺史侯渊,都听命于尔朱氏,他们麾下不但有大量的鲜卑兵,还有着河北世族缺少的骑兵部队。
在河北,野战之中,骑兵对步兵有碾压之势。
尉景听了,道:
“反正兵马也到手了,那我们就不能再叛了大野爽?”
高欢听了之后,摇了摇头,比尉景考虑的更深,道:
“且不说尔朱氏还会不会信任我们,就算他们还肯信任,也不能再叛。如今背叛大野爽,可谓自蹈绝地,绝不可为!”
背叛是有代价的!
高欢清楚,这次背叛的代价,他承受不起。
要对付尔朱氏的,不光是李爽,还有河北的世家、洛阳遭受尔朱氏迫害的公卿和元氏宗室。
站在他们的对面,回到尔朱氏的阵营,与找死没有两样。
……
洛阳。
尔朱世隆并没有将失去了太原,带着数千北兵来投靠他的尔朱兆一杆子打到底,相反,还为他和他兵马在洛阳外郭城圈了一块地,作为驻军的营地。
尔朱世隆并非多么大度,可他清楚此时的危机已然达到什么程度。
尔朱氏的子弟再不团结,怕是会被李爽吃干抹净。
失去了太原之后,尔朱兆没有了往日的嚣张,如今在尔朱世隆召开的尔朱氏家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