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390章 长远打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390章 长远打算 (第2/3页)

“不需要等待自然形成的sld气候,我们可以人工制造一个符合要求的环境。”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技术人员们深知许宁的能力——他不仅有创新思维,更有将构想付诸实践的实力。

    大家都期待着他进一步解释如何实现这个大胆的想法。

    许宁起身,拉出一块黑板,简单几笔勾勒出他的构思。

    一架飞机拖着长长的软管,在空中画出一道独特的风景。完成粉笔图后,他轻轻将粉笔丢进一旁的盒子,转身面向大家。

    “我们打算改造一架轰6,作为专门模拟冰云环境的喷水机。”

    他解释道:“因为轰6的研发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我们不需要重新测试它的飞行性能,只需替换一些设备。”

    “我们会把储油罐改成储水罐,利用发动机的增压空气来驱动系统,并且用一组平面喷嘴代替原来的加油锥套。

    这些喷嘴会将压力空气和水流混合,产生细小的水雾,在低温环境中形成过冷水滴,从而创造出人造冰云。”

    “不过,轰6的体积限制了储水量,这意味着每次飞行只能持续大约20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高强度结冰测试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最关键的是那个喷头阵列研发。根据我的经验,它应该由多层微雾喷嘴构成,配有双层嵌套的气水管路。

    支撑结构简单而有效,具体参数我还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来详细计算。”

    这个想法并非他的原创,历史上首次结冰实验是在地面通过喷雾塔完成的。

    到了70年代,漂亮国空军使用改装的C-130运输机进行类似实验,但受限于速度和高度。

    许宁的新系统则能支持更广的速度范围,甚至可以测试亚音速喷气式飞机。

    团队成员立刻意识到这一创新的潜力。

    如果未来能够应用于更大的飞机上,那么试验的灵活性和效率都将大大提升,不再依赖自然条件。

    气象专家林哲彬提出了关于控制系统的疑问,认为需要有调节水雾直径的能力。

    “是的,”许宁回答说:“控制系统可以安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