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抉择 (第3/3页)
“改革?谈何容易!自古以来,变法者多无善终。商鞅变法,虽使秦国强盛,但最终却落得个车裂而死的下场。诸位同僚,莫非也想步其后尘?”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头上。
殿内一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秦始皇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眉头微微皱起。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
他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秀,虽出身寒门,但才华横溢,深得秦始皇赏识。
他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为,改革固然艰难,但不改革则国将不国。商鞅虽死,但其变法之功不可磨灭。如今我大秦虽一统天下,但若不及时调整政策,恐怕难以长治久安。”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世家大族的代表立刻反驳道。
“荒谬!如今天下已定,四海升平,何须改革?况且,改革必然触动各方利益,若引发动荡,谁来负责?”
年轻的大臣毫不退让,针锋相对地说道。
“若不改革,百姓困苦,民不聊生,迟早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到那时,谁来负责?”
双方你来我往,言辞激烈,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秦始皇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他的目光在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来回游移,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这时,一位年迈的大臣缓缓走出队列。
他是朝中的元老,德高望重,深得秦始皇信任。他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改革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可置之不理。如今百姓困苦,确是事实。但若贸然改革,恐引发朝野动荡。不如先从小处着手,逐步调整政策,观察效果,再做决断。”
秦始皇闻言,微微点头,似乎对老臣的建议颇为赞同。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改革之事,确实需慎重考虑。不过,百姓之苦,朕亦有所耳闻。若不及时解决,恐生变故。”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