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山寨银龙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 山寨银龙鱼 (第3/3页)

盯着…好,再见。”张爱国对着大哥大说了一阵话。

    看着挂了电话有些忧心忡忡的父亲,张伟忍不住问了一下:“爸,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柳倾城也好奇的回过头来。

    “唉!~”

    张爱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米厂出现了一些状况。”

    “米厂?不是杰克和小叔盯着吗?”张伟微微一惊,银龙鱼米厂可是他们家支柱型产业,不管油厂还是饲料厂都离不开米厂的支撑。

    自从三个厂分离后,米厂一跃成为三个厂第二赚钱的厂了,原先饲料厂和油厂从米厂拿米糠和碎米都不要钱,现在分离了必须支付钱了。

    米厂现在一天量产三千吨大米,去掉成本和人员开支,平均能纯利润100万每天,再加上米糠850吨、碎米430吨,又能赚取60万左右,合起来米厂一天能赚160万了!

    “不是厂里,是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仿制银龙鱼大米。”张爱国有些苦恼的说。

    张伟一愣,山寨银龙鱼?如果真的是这样,肯定会对自家产业产生冲击的,冲击还不是一点半点的大,而且如果山寨米出了什么问题,恐怕银龙鱼大米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这些仿制的米,不管包装还是里面的米,基本上和我们厂生产都差不多。”张爱国叹气说:“米厂订单一下子下来了不少,差不多得少了500吨一天。”

    张伟一听每天少500吨订单,顿时不淡定了,这得少赚多少钱,急忙问:“查到仿制的源头了吗?”

    张爱国眉头稍稍舒展了一点,说:“有些眉目了,王老板过去交涉了。”

    “交涉?不是报案吗?”张伟问。

    “还不清楚具体地点,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只是有了一条线索而已。”张爱国说。

    张伟眉头微微一皱,说:“难道不能从那些批发商嘴里知道货源吗?”

    “要是那些批发商肯告诉就好了。”张爱国揉了揉太阳穴,说:“东北那块批发商几乎全都流失了,好在我们银龙鱼大米主要经营的是南方市场。”

    张伟不知道具体情况,在听到只是丢失东北市场后,稍稍安心了一点,银龙鱼尽管在电视上广告打的很响,但是在盛产大米的东北,还真没有太多的市场,具体什么原因他也不清楚。

    一直到家乡味二号店张伟和张爱国都没有再说什么。

    下了车后,张伟三人就朝着店里走去。

    “小老板、柳姐。”二号店店长李珍珍打招呼,至于张爱国她并不认识,只是用疑惑的眼神看着。

    张伟点点头算是回应了,并没有想为她解答疑惑的意思。

    柳倾城在一旁开口了:“要加盟我们店的客人在哪?”

    张爱国也不说话,虽然儿子说让他来把把关,但他知道一般情况用不上他。

    “在我办公室里。”李珍珍说。

    家乡味二号店比一号店地方要大,张伟就让人隔出了一个店长办公室。

    “行,我们过去看看。”柳倾城说。

    李珍珍带着张伟三人来到了办公室里。

    见到众人进来,办公室里的中年男子也不等李珍珍介绍,操着绕口的普通话大笑着对张爱国说:“哈哈哈,这位一定是家乡味的老板吧,鄙人周正明,是从香江来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