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一章 三厂齐飞 (第1/3页)
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张伟家的油厂就是如此,张爱国在听了张伟的建议后,立刻和春上野树联系再次订购了五台榨油机。
张伟家的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期,批发市场虽然受到赵老大的冲击,但是也稳定在每天出九到十次车,平均日销售在五万斤。
银龙鱼米厂已经把小型碾米机全部淘汰,换成了当前最先进的机米生产线,虽然不像盐市国有机米厂的单条生产线日产量达两百吨,但是胜在生产出来的大米质量更好,四条100吨的生产线加足了马力。
只可惜湾区那边还是成本价供应,故真正盈利只有每日一百五十吨,其中六十吨供王栋梁食堂,五十吨供批发市场,剩下的四十吨才是供其他批发商的。
银龙鱼大米在魔东区火爆的销售,让许多批发商近乎求着张保国拿货,但是张保国也没办法,厂区还在扩建,生产线没地方搁置,现在的四条生产线还是挤在生产车间和原先的仓库呢。
好在张爱国让郑平再次从家乡招了上百个建筑工人过来,不仅油厂和饲料厂快完工了,就连扩建时间不久的米厂也快建完两个生产车间了,到时又可以增加四条生产线了。
张伟家贷款的一百万加上这一个多月赚的一百来万,几乎全部投入到三个厂的建造之中。
家乡味的生意还在持续火爆,张伟不得已的情况,只能再次使用出用钱砸人的办法,只求装修加快进度。
终于,在两个星期后,张爱国给还在盯着装修的张伟带来了好消息。
“小伟,油厂和饲料厂完工了!”
尘尘土土从盐市赶回来的张爱国,第一时间找到了张伟,带着兴奋说出了这个好消息。
张伟心中大喜,就连盯着装修的心情也没有,说:“这么快?米厂呢,扩建的怎么样了?”
“都是钱砸的,能不快?”张爱国还是很兴奋:“米厂那边新建了两个生产车间和一个仓库,其他的车间还在建造之中。”
“什么时候正式投入生产?”张伟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随时都可以。”张爱国说完了又补了一句:“我请人挑了个黄道吉日,后天正式投入生产吧。”
张伟被张爱国的迷信弄得哭笑不得,不过国人挑黄道吉日什么也并非完全迷信,有些人纯粹是找个让自己心安的理由。
和柳倾城交代了下家乡味的事,又让大伯母卫红盯着装修,张伟再次跟着张爱国去了盐市。
已经很久没来盐市的张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觉得有些陌生了。
原先,银龙鱼米厂是一个小小的作坊,可是现在两个新建的生产车间和老车间相互呼应,再加上还在扩建,张伟相信,不用多久,这里就会赶上盐市机米厂的规模。
在米厂不远处,油厂和饲料厂已经竣工,两个厂之间又稍稍有许距离,为的是如果以后生意做大了好扩建。
米厂门房看见老板张爱国来了,连忙迎了出来。
“老板。”门卫有些讨好,随即又看见张伟,他急忙又问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