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盐市机米厂(求收藏) (第3/3页)
,暂时我们最多只能吃下三百吨每月,但我可以保证的是,不用多久,我们会从你这拿的越来越多。”
厂长微笑着点点头:“既然你们和小倪相交莫逆,我也不为难你们了,三百吨就三百吨吧。”
看到厂长松口了,张伟他们都放下心来,现在要谈的是米的价格了。
“厂长,你们这米的价格多少?”张爱国在卫水林的示意下开口了。
“我们这边有三种大米,阳县米一块,盐市米一块一,香梗米一块二,糯米我们产量不多,如果你们要的话也有,两块。”厂长说的是每公斤的价格,正式谈起来都谈的公斤。
这么便宜?张伟心跳加快,这比娄江米坊还便宜,简直有些难以置信。
后世里为什么有人网上说五毛一斤米,而且他们以为是市场价。其实不是的,五毛一斤的米是大的机米厂出货的价格,从1979年国家开始实施价格双轨制,到1985年取消百分之二十的封顶,计划经济市场迅速的朝着市场经济前进。
这也造成了市场的混乱,有人低买高卖,浑水摸鱼发了财。
什么是价格双轨制呢?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
实际上,大米的市场调节价远远超出了国家定价,娄江米坊是私人企业,价格肯定要比国有的盐市机米厂来的贵一点。
张伟非常清楚,零售的米价之所以会高出这么多,是因为经过层层剥削。大的供货商要赚钱,供货的时候提高一毛,小的供应商拿了货再提高点,零售商再提高一毛,就造成了市面上大米八毛以上的价格。
张爱国三人心中狂喜,他们也没想到价格居然这么低廉,双方都没有什么异议,很快签订了一份三年期合同,当然,厂长也知道现在处于通货膨胀阶段,在合同里标注的出货价格,是按照实时国家制定的价格。
签订合同后,厂长还很客气的帮他们联系了货船,作为盐市的地头蛇,厂长的门路还是很广的。
张伟心里明白,厂长之所以主动帮自己家联系货船,是因为厂长从中有好处拿的。
就像刚才,卫水林已经把早准备好的红包偷偷塞给了厂长,不多也不少,一千块,抵得上魔都人均两个月的工资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是笔不小的钱了,厂长满意不已。
至于倪东这边卫水林不好出面塞红包,毕竟是老同学,可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吧,于是张爱国趁着没人注意,把五百块红包塞到了倪东袋里,倪东满面红光。
“水林啊,你们别急着回去,我们好好聚聚。”倪东客气了一番,他也知道不可能,毕竟船都联系好了。
卫水林婉拒了一番,并且保证下次提前过来,到时好好陪倪东玩,张伟四个人这才坐着货船回航。
张伟看着货船上堆着的密密麻麻的米袋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这次拿了一百五十吨的大米,剩下的一百五十吨半个月后再来,而首款只交了六万样子,这完全是在用别人的钱赚钱啊!
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