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创造历史的杆位 (第2/3页)
命。
诸如曼岛TT跟塞纳这种级别的车手去挑战速度,那才能叫做有资格玩命。
陈向北主场赛道是彻底不装了,布里亚托利倒想看看他到底能跑多快!
TF110引擎轰鸣再度响彻天际,包括维修技师站内的车队众人,全部都进入到P房内部,排排坐在转播屏幕面前紧盯着陈向北的排位赛速画面。
唯有水谷翔依旧守着赛车数据监测笔记本,法拉利团队调校的超功率模式毕竟没有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这种“以战代练”的做法充斥着风险。
他不担心陈向北会出问题,更担心赛车扛不住压力。
排位赛就是压榨着赛车每一丝性能,挑战着赛道每一处弯道极限,陈向北的飞驰影像放在狭小的显示器屏幕里面,给人带来极具冲击的视觉感官。
要知道很多弯角的走线,距离赛道边缘隔离板跟防护墙,可能仅仅只有几厘米的宽度。
而陈向北驾驶着TF110赛车,以平均超过220km/h的速度,去挑战这一根手指的距离,想想看有多么的惊心动魄?
如果没有特写慢镜头的捕捉,常规视角里面就跟要撞上围墙差不多,以至于现场很多没有观战F1经验的新车迷,忍不住的发出一阵阵惊呼。
有些胆小的女生跟小孩,还吓得闭上双眼!
别说是观众,就算陈向北本人,精神力高度集中的驾驶过程只需要一圈,哪怕东海晚春不到二十度空气温度,汗水依旧迅速的浸透了里衣。
这就是F1赛车极其夸张的强度,看似没有任何的体能动作,实则全身每一处肌肉都在发力。
并且伴随着速度越来越快,陈向北甚至都忘记了G力带来的身体负担,他的眼中只剩下仪表盘显示的各种赛车数据。
每一个弯道都尽可能延迟刹车点,去追求那微弱的毫秒级别时间优势,跑出属于自己的最快圈晋级Q3。
当TF110赛车冲过终点线的那一瞬间,赛道上方那面硕大的转播显示屏,画面切换到了车手排位赛圈速排行榜,榜首的名字出现了变更。
1分31秒995!
“牛逼,陈向北跑进了1分31秒,他再度成为了榜首。”
“这成绩绝对稳进Q3了,不愧是中国车神北!”
“看来杆位不是什么梦想,陈向北真要创造奇迹了。”
“加油,车神北!”
赛道上观众沸腾了,他们很多人能预料到陈向北进Q3,却没想到他还能再度跑出榜首的位置。
并且称呼也从陈向北、车手北,更多人逐渐转向成为了车神北。
这绝对中国观众而言,确实跟神迹没什么区别。
“HRT赛车有这么强?”
“法拉利那群蠢货绝对是养虎为患,调校出比自己还快的赛车!”
“引擎供应商跑不过客户车队不是很正常吗?梅奔跑不过迈凯轮,雷诺跑不过红牛,这才是F1的传统。”
“况且也不一定是HRT赛车快,你看特鲁利才排名十一,恐怕晋级Q3都成问题。”
看台上少部分国外观众,没有中国车迷那么激动雀跃,他们更多在讨论赛车跟车手的问题。
其中法拉利车迷,更是痛心疾首!
其他车队或者车手,都只能在某个赛道称之为主场。
法拉利除了意大利蒙扎之外,几乎全球任何一条赛道,都不会缺乏红色跃马军团粉丝的支持。
并且在那些没有主场车队或者车手的赛道,甚至还会成为法拉利的红色海洋,比如说之前的东海国际赛道,到处飘扬着支持舒马赫的跃马旗帜。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现场车迷的议论,法拉利领队多梅尼卡利心情五味杂陈。
他知道总部管理层跟HRT车队达成协议,提供引擎方面的技术支持,换取明年成为法拉利的客户车队。
只是任谁都想不到,HRT车队成长速度会如此之快。
陈向北隐约有股势不可挡的感觉。
“阿隆索,马萨,我需要你们更快,车队更需要这个杆位。”
多梅尼卡利朝着两位车手强调了一句。
法拉利车队自从跃马王朝被阿隆索终究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虽然07年凭借着莱科宁的发挥,拿到了车手总冠军的头衔。但依旧掩盖不了颓势,整体竞争力还在不断削弱,跌到了围场第三快车的程度。
马萨是继巴里切罗之后最好的二号位车手,阿隆索更是比肩舒马赫的超级巨星。
这套车手组合,多梅尼卡利不相信无法重建法拉利的荣光,车队需要拿到一个杆位或者分站冠军,来提升团队成员的士气跟信心。
毕竟外派团队都能调出HRT“火星车”。
主队却连杆位都摸不到,这种差距很明显不太合理。
“我会的。”
阿隆索回应了一声,马萨则是相对内敛的点了点头。
另一边陈向北跑完飞驰圈之后,更是直接进站换胎进行Q3准备。
F1排位赛越往后面时间越短,同时车手们当能确定自己稳晋级之后,就不会再浪费引擎跟轮胎寿命,继续在赛道上面跑成绩。
团队成员面对归来的陈向北,内心情绪都无比兴奋,不过却尽可能克制住。
很多时候车手状态靠的就是一股气势,提前庆祝开香槟会让车手泄掉这口气,第三节排位赛就在眼前,需要保持住这种高强度跟紧张的竞技氛围。
相比较陈向北的提前进站,特鲁利卡到排位赛结束最后一秒,还在进行着自己的飞驰圈。
只可惜他的圈速提升,排在第十关门线的库比卡同步提升,依旧能没再前进一步晋级Q3。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成功就在眼前,却触之不及。
回到维修站的特鲁利,得到了团队成员们的安慰,他们能理解一名三十多岁的老将,去改变本能适应赛车调校风格的彻底改变有多么困难。
就如同后世那辆红牛赛车,无数巅峰期的顶级车手在它面前折腰。但安慰改变不了现状,特鲁利已经来到了职业生涯的临界点。
第三节排位赛准时到来,到了最后确定名次的阶段,奥德托没有让陈向北最后出站仅跑一个飞驰圈,而是正常驶上赛道做好了跑满两到三个飞驰圈的准备。
“加油啊,陈向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