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4 我才是地头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4 我才是地头蛇 (第2/3页)

现陈向北对阿隆索驾驶风格,以及防守路线的预测精准到可怕的程度,毫无疑问对方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

    “泄密”的源头,只能是前任雷诺领队布里亚托利。

    多梅尼卡利不知道这是否跟布里亚托利担任阿隆索经纪人的身份有关系,可如今阿隆索是法拉利车队的成员,那么就得以红色跃马的利益为上。

    一个“放”字,是对阿隆索实力的认可,同时还是对他的一种提醒!

    听着领队多梅尼卡利的话语,阿隆索有苦难言。

    防守过程中他其实没有丝毫放水,但陈向北确确实实轻松过去了。

    这种预判跟熟悉程度,阿隆索知道肯定有布里亚托利的手笔。

    可想要把计划成功实施,则需要车手的操控实力!

    中国新人远比车队管理层认知的水平要强,并不是自己大意“放”了过去。

    不过阿隆索的骄傲跟自负,让他无法承认自己被一年级新生给技术超车。就如同后世状态下滑之后,习惯性抱怨赛车性能不行,才导致自己跑不出成绩。

    于是乎阿隆索面色铁青的点了点头道:“这一站北看不到我的车尾灯。”

    “GOOD。”

    对于这个回答,多梅尼卡利很满意,法拉利这个赛季高价签约阿隆索,就是为了重回巅峰。

    类似的对话,还在其他几支车队P房里面响起,F1围场向来是僧多粥少的纷争之地,HRT车队跟陈向北的崛起,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车队的利益。

    媒体中心的采访还在继续,不过话题逐渐转向了陈向北个人生活跟经历。

    毕竟这个专访不是为了煽动情绪,更多是为了让现场乃至于电视面前的中国观众去了解陈向北,知道第一位中国F1车手是如何诞生。

    随着练习赛倒计时临近,简短的赛前专访算是结束。

    当陈向北从媒体中心朝着维修通道方向走去的时候,赛道导播把镜头对准了他,这次给他来了一个近景特写。

    当赛道大荧幕再次出现陈向北的身影,就如同演唱会出现神秘嘉宾效果一般,让现场十几万观众刚刚平复的心情,又一瞬间被点燃。

    那张年轻到略显稚嫩的脸庞,却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车手标签,更有着问鼎冠军的勇气。

    “陈向北~~!陈向北~~!陈向北~~!”

    不知道是谁带头先喊的名字,短短数秒之间就响彻了整条赛道。

    这不是陈向北第一次听到齐呼自己的名字,却是第一次听到十几万人的发出同样的声音,带来的震撼跟冲击无与伦比。

    舒马赫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只有在蒙扎赛道时,他才能隔着厚厚的头盔跟赛车引擎的巨大轰鸣声,依然听到看台观众发出的呐喊跟欢呼。

    曾经陈向北无法理解跟想象,毕竟对于他而言,当头盔面罩推下来的那一瞬间,就相当于跟这个世界隔绝,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操控的赛车,以及赛道上的那些竞争对手。

    现在他感受到了,这种雷鸣一般的欢呼跟呐喊,能够突破头盔跟引擎的阻绝,这就是真正的主场氛围!

    不敢想象当正赛二十万观众全员到齐,又将出现一副怎样的景象?

    返回维修站的时候,陈向北的赛车正在进行启动预热,旁边车间的特鲁利14号赛车,却依然还在进行着调校,仿佛遇到了什么困难。

    陈向北来到已经“全副武装”的特鲁利旁边,开口朝着他问道:“有问题吗?”

    对于东海大奖赛的各种调校方案,陈向北可以说做到了烂熟于心,简单给予特鲁利一些帮助跟建议没什么问题。

    现在随着车队一二号车手地位的确定,两人已经不是什么竞争对手,更多朝着队友的身份转变。

    要是二号车手远远落在后面,就如同后世的红牛车队一样,那么一号车手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双输”局面。

    这也是F1平衡队友关系的复杂跟脆弱点之一,既要保证一二号车手有明显的实力差距,才能做到减少内讧带来的竞争损失。

    又要确保二号车手不能太菜,否则就相当于少个人。

    问题是二号车手强了,又不甘心当个僚机,必然会挑战一号车手的地位。

    简直就是个死循环。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合适的二号车手搭档寥寥无几。

    哪怕视为黄金搭档的舒马赫跟巴里切罗,私底下关系也不怎么好,就在于很难把握住那个平衡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