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9 让我感受你的速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9 让我感受你的速度 (第2/3页)

给对手弯道超车的机会。

    只不过中国有句名言,叫做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绝大多数F3级别的车手,根本就无法具备陈向北的车感,自然就无法感知轮胎在弯中抓地力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刹车力度。

    他们只是粗劣的“模仿”,以为自己能极限过弯。

    一辆、两辆、三辆……

    起步发车的T1弯道,头排就直接有三辆赛车冲了出去。如果不是斯帕属于传统赛道,砂石缓冲区修建的足够宽广,可能这一下就将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葫芦娃”似的场景,直接吓住了后面的跟风车手,却吓不住比安奇跟里卡多。

    他们这几天时间里面,对于陈向北的走线跟技术特点,可以说进行了“像素级”的观察。

    并且相比较小车队,他们有着F1团队提供数据跟技术支持,完全能用计算机在模拟器上面跑出完美过弯曲线。

    极致的晚刹车,挑战着轮胎抓地力的极限。

    哪怕冲出赛道,他们都不可能被陈向北在T1弯给超越!

    随着数量赛车呼啸而过,整个头排阵营就只剩下五辆赛车,陈向北相当于提升了五个名次。

    “威廉姆斯,这场比赛真是激烈,北带来了鲶鱼效应。”

    赛道上方观看位置最好的VIP包厢里面,威廉姆斯爵士跟普罗斯特两人,站在落地窗前观战着赛道景象。

    这两人的关系很熟络,甚至可以说威廉姆斯爵士,曾经给了普罗斯特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当年塞纳跟普罗斯特之争,两人担任队友的时候一胜一负打了个平手。

    只不过迈凯轮车队在队内矛盾的时候,站队巴西车手塞纳,这让普罗斯特感觉自己遭受到了“背叛”,于是乎选择愤然出走。

    并且当时的舆论风向,基本上也是偏向于塞纳,认为普罗斯特是靠玩弄“政治手段”,才击败塞纳拿到世界冠军的水货。

    面对外界质疑跟羞辱,普罗斯特放出豪言,自己可以击败塞纳一次,那就可以击败他第二次!

    普罗斯特践行了自己的承诺,驾驶着威廉姆斯赛车拿到了93年世界冠军,同时宣布了自己退役。

    收官站的时候,塞纳跟普罗斯特相拥告别,两人算是一笑泯恩仇。

    普罗斯特没忘记威廉姆斯爵士的帮助,从雷诺P房出来之后,便来到了维修站上方VIP包厢一同观看比赛。

    “北不仅仅是条鲶鱼,他说不定还能成为一条鲨鱼。”

    威廉姆斯爵士淡淡回了一句,眼神中却流露出欣赏的光芒。

    “有时候底牌太多,也是一种困扰。”

    普罗斯特笑着回了一句,他知道威廉姆斯爵士很看好陈向北,也明白对方不签约的理由。

    罗斯伯格、霍肯伯格,这两位都称得上是超级新秀,威廉姆斯车队实在拿不出第三个席位签约陈向北。

    “我从来没有困扰过,反倒是北自己没有弄明白F1的游戏规则,才会苦苦寻求车队的签约。”

    “什么意思?”

    “F1终究是商业赛事。”

    威廉姆斯爵士意味深长的回了这一句。

    F1车队有着庞大的策略组跟数据分析能力,陈向北展现出来的实力跟潜力,不存在什么被无视的可能。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得到了F1车队的认可。

    问题在于F1围场内“伤仲永”的故事,同样数不胜数。

    说穿了,能进入F1的车手,再差也是蓝星上排名前二十。

    就算菜到被吊销超级驾照的井出有治,他只要不去开F1,返回日本开超级GT赛事照样能夺冠。

    陈向北目前为止只跑过四场比赛,“样本”少到没有哪家车队敢拿正式车手席位去赌。

    要知道这不仅仅代表着一个车手席位,算上赞助、广告收益、积分分成、年终分红等等。

    S级新秀跟菜鸟之间,影响到的车队年收入差距能高达上亿。

    金融危机时代的管理层眼中,陈向北没开F1赛车跑出成绩之前,他的潜力都属于“未知数”范畴。

    只有赞助跟商业价值,才是实打实的收益!

    “不,我认为恰恰相反。”

    “如果北去玩商业游戏,那他才会永远都成为不了一名F1车手!”

    普罗斯特这一次,没有赞同威廉姆斯爵士的想法。

    时隔多年,他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舆论会站在塞纳那边。

    为什么这位只拿到三个世界冠军的车手,会超越四冠王的自己,五冠王的方吉奥,获得世界公认的“车神”头衔,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

    因为他没有过多杂念,一直在纯粹的追寻风的自由,速度的极限。

    但凡陈向北不是这种人,以中国的方程式赛车基础,他根本就跑不出来,更别说站在欧洲赛道去竞争F1席位。

    现在普罗斯特有些明白,为什么自己第一次见到陈向北,就仿佛看到了塞纳的影子。

    他们是同一种人!

    观念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没有对错,普罗斯特跟威廉姆斯爵士,也不想试图去说服对方。

    两人很理智的选择闭嘴,目光再度挪到了赛道上面。

    这个时候场上头排五辆赛车,已经跑完了第一圈。

    无论是比安奇、里卡多,还是处于一二名的车手,他们的过弯路线选择,基本上完全是按照陈向北之前的路线。

    唯一的区别点在于,比安奇跟里卡多能稳住赛车,一二名车手在追赶的高压之下,操控失误很明显的增多,按照这个局势下去很快就会被超越。

    事实上也是如此,第三圈跑到一半的时候,第二名车手就扛不住比安奇的追击,又一辆赛车冲出了赛道。

    第四圈、第五圈、第六圈……

    又是三圈下来,这一次前四的排名没有太大的变化。

    有些时候过早打出底牌并不是好事,陈向北为了追求一鸣惊人的效果,大多数弯道都跑出了赛车的极限。

    现在的他不仅仅要超越对手,更多是在挑战自己的走线。

    以至于好几次抓住尾流的“弹弓效应”抽头,赛车前鼻翼都越过了里卡多赛车的后轮,却吃尽了弯道的潜力,为了避免冲出赛道不得不选择放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