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你真是找错对手了(8K) (第2/3页)
车队,周冠羽F1职业生涯一直都是泛法拉利阵营的成员,他有着快速上手的先天优势。
“谢谢,除非正式车手合同,否则我不会考虑。”
陈向北态度依旧坚决,别说是雷诺车队,哪怕就是法拉利车队邀请,没有正式车手合同他都不会动摇分毫!
“北,年轻人追求梦想是好事,可很多时候不能好高骛远,我希望你能冷静的思考,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断。”
“围场只有一个基米·莱科宁,别在以后为现在草率的决定而后悔。”
普罗斯特再度劝说了一句,他跟塞纳最大的性格区分,就在于思考方式极端的理智,不会冒任何无谓的风险。
举个浅显的例子,教授普罗斯特跟塞纳跑同一场比赛,如果夺冠能拿十分,却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不夺冠的话,依然会给你八分,两者只有两分的差距。
塞纳会果断选择前者玩命争冠,普罗斯特则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两分,远远不值得他去冒险!
现在摆在陈向北面前的抉择,雷诺阵营能给他提供稳定的第三车手席位,并且大概率会帮他在明年争取到一个正式车手席位。
别看只是“大概率”,说不定会比陈向北自己直接去竞争成功的几率还高。
这就是为什么,普罗斯特会补充一句,围场内只有一个基米·莱科宁。
想要四场比赛跳级到F1,一个没有背景跟巨额赞助的中国新秀,想要创造奇迹很难很难。
年轻人考虑问题,应该更现实一点。
“普罗斯特先生,我不会为自己今天的决定而后悔。”
“围场内确实只有一个基米·莱科宁,因为我只会是陈向北!”
说完这句话之后,陈向北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雷诺办公室。
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向北非常认可普罗斯特的车技,甚至于认为F1要排名历史级GOAT,教授四个总冠军的顺位还在塞纳之上。
可他不认可教授普罗斯特的理念!
车手,就应该去追寻风的自由,去挑战速度的极限。
塞纳为什么只有三个世界冠军,却获得了车神的称号。
很大一点因素,就在于他死在了赛道上面。
很多时候死在赛道,对于一名车手是种荣幸。
就好比如果车王舒马赫清醒的话,让他去选择一次。
陈向北相信他一定不会愿意自己躺在病榻上面,浑浑噩噩的度过十几年。而是会选择在自己七冠王最辉煌的时刻,去到天堂与上帝去博弈速度。
看到陈向北从办公室里面出来,董荷斌刚想上前询问一下结果,却见到对方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答案已经无需多言。
至于布利尔跟普罗斯特两人,脸上的神情却有些复杂。
说实话,站在他们的角度,雷诺这种“御三家”级别的车队,提供第三车手的合同,并且承诺会谋求正式车手席位,绝对称得上非常优待新人。
可是中国小子,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布莱尔,我在这个新人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经塞纳的影子。”
“同样充斥着锐气跟无畏!”
普罗斯特跟塞纳在围场内水火不容,不过放在围场之外却“惺惺相惜”。
塞纳葬礼仪式,普罗斯特是他的抬棺人,斗了一辈子终究还是对手难寻。
另一边陈向北回到Campos车队P房,奥德托仅是抬头瞄了他一眼,就淡淡说道:“谈崩了?”
“你好像早有预料?”
“当然,大车队都有‘病’。”
奥德托历经过法拉利的辉煌时期,也眼睁睁看着铁三角解散,大厦崩塌。
他很清楚越是底蕴深厚的大车队,思维跟制度就充斥着僵化,利益盘根错节很难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定。
陈向北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明年正式车手的席位。
恰恰身为“御三家”的雷诺,他们绝对不可能给一个中国车手,提供明年正式车手的席位。
从一开始,这场谈判就没有达成的可能。
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德托态度从始至终很平淡。
注定失败的交易,有什么好过多关注的?
“第二回合正赛马上就要开始,上车准备吧。”
没有在车手席位上过多纠结,奥德托把话题转移到比赛上面。
陈向北真正应该对准的目标,是围场处于中下游的小车队,他们才是新人的摇篮。
特别是诸如索伯这种,多年下来完全称得上车手的“黄埔军校”。
马萨、莱科宁、维特尔、勒克莱尔、周冠羽等等。
这些耳熟能详的知名F1车手,他们都是从索伯起步出道。
大车队只要“稳”,小车队才需要“赌”。
随着第二回合正赛时间的临近,所有赛车从维修站里面开了出来,停在了主赛道的发车格准备。
由于倒序发车的规则,陈向北第一回合正赛拿到了冠军,这一次他将在第十位进行起步。
然后依此类推,上场比赛第十名的车手成为杆位。
至于陈向北的后面,则是上场比赛的第十一到二十名,他们依旧按照正常的发车顺序。
虽然陈向北不在杆位,但观众们都知道他才是上场比赛的胜利者,出场之后欢呼声雷动。
就连赛道上面等候采访的记者,这时候都跑到了发车中部位置,准备抓住时机进行赛前访问。
这一次天空体育的汉克,没有给其他同行机会,直接趴在陈向北的赛车座舱,话筒就差没伸进他嘴里面!
“北,身为第一回合的冠军,这场倒序发车你还有信心再次获胜吗?”
望着眼前熟悉的拱火“吊毛”,陈向北这次神态很放松。
仿佛见到“老朋友”一样,面带笑容的回道:“你认为我会没有信心吗?”
怎么说都接触过这么多回,双方已经对彼此有些了解。
陈向北已经不需要再用什么豪言壮语,来阐述自己的信心跟态度。
听到陈向北的回答,汉克嘴角流露出玩味笑容。
中国小子,现在有种“低调的嚣张”感觉。
可熟归熟,职业精神不能丢,该拱火汉克不会有任何手下留情。
“北,昨天赛后我第一时间去采访了莱科宁,他对于你认为自己更强的言论,给出的评价只有一个单词。”
“什么单词?”
“NO。”
莱科宁之所以绰号“冰人”,除了他来自于芬兰这个冰雪国度之外,还有便是性格“惜字如金”,很多时候在镜头跟媒体面前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
就一个单词的回应,真是很符合莱科宁的冰人形象。
对此陈向北没有破防跟反驳,他仅是很平静的回道:“没关系,我会很快跟莱科宁在赛道上交手,到时候用成绩跟速度,来验证谁才是更强的车手。”
陈向北这句话,通过转播镜头投射到赛道大荧幕上面,立马就引发了观众席的讨论。
“中国佬什么意思,他真认为自己可以挑战基米?”
“三级跳的天才冠军,赛道上面陈向北连莱科宁车尾灯都看不到!”
“车手北他不配成为基米的对手,他才是真正的天才!”
要论起粉丝数量,特别是在欧洲的赛道上面,陈向北那是连莱科宁的零头都比不上。
就算没有逢高踩低的饭圈想法,听到一个新秀认为自己比世界冠军强,不满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