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逢 (第3/3页)
是为了苏丹努尔丁,还是他自己,但毫无疑问,他会感到失望。
无论对方是以什么样的崇高理由,为了他父母最后的安宁,又或者是为了下属的安危,这些理由都无法说服萨拉丁。
或许正是因为他难得对一个人,还是一个基督徒,产生了这样高的期望,他才希望塞萨尔能够永远如同他们初见时那样纯洁,坚定,毫无瑕疵。虽然他知道这也是一种苛求,但他坚信自己会给予相对应的回报。
相比起基督徒,撒拉逊人的朝廷之中,从来不缺乏异族的身影,即便他们依然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他们一样可以成为官员,或者是将领,苏丹甚至会允许他们在城内拥有自己的教士和教堂。从这一点上来说,撒拉逊人的苏丹与哈里发,可要比基督徒的国王宽容多了。
提问的将领已经明白了卡马尔的意思,他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口气。
既然他能够来到萨拉丁的身边,就表示他已经得到了萨拉丁的看重——而卡马尔话中的含义先是让他感到嫉妒,随即便是心脏狂跳——想到为了这份看重,那个基督徒骑士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他就不寒而栗,这根本就不是在要求一个人吧,他喃喃自语道,他的同伴已经低声惊呼了起来。
他们以为自己会看到一群困兽犹斗的战士,因为一时的意气受伤甚至死去。但他们只看到了一道雷霆——这道雷霆仿佛是在漆黑的海面上奔驰,又像是击穿了稠密的丛林,尖锐的锋刃在突厥人的队伍中纵横驰骋,所到之处,突厥人的头颅与肢体犹如鱼群飞跃,又如同果实坠落。
引领这道雷霆的正是被萨拉丁看中的那个少年人,而追随着他的那些骑士,居然奇迹般地一个都没有掉队。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他们的面目,但萨拉丁等人似乎也已经看到了那紧咬的牙关,瞪大的眼睛与浑身紧绷的肌肉,哪怕只是在一边旁观,都有不少战士们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双拳,他们几乎要从马背上直立起来,纵身飞入那座死亡的漩涡所吞没的战场上去。
之前那些突厥人的士兵没有看到的景象再次重演,他们惯常的战术在此时完全失效,他们的马儿根本跑不过被塞萨尔加持过的基督徒骑士们,失去了速度上的优势,只有札甲或是皮甲的突厥人根本经不起骑士们的摧折,他们哀嚎着,不甘的倒下。
哪怕他们极力想要组织起反攻,那个为首的基督徒骑士又是那样的警觉和敏锐,只要他们一聚集起来,他就会立刻与他那匹浑身雪白的阿拉比马一同落下,将他们冲散,踏碎。
这并不是一场巨大或是重要的战役,却让旁观者们紧张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人的心中都产生了同样的一个疑问,在人数,力量和补给上都处于劣势的一小群人,反过来吞噬了一大群追兵,甚至很明显的,在战斗的后期。这些突厥人已经彻底丧失了斗志,想要逃跑,却还是身不由己地被一次次的卷入和绞杀。
整个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等这场战斗终于得以落幕的时候,众人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僵硬到几乎无法动弹,手脚都开始麻木,而深深的压在胸膛里的那口气也终于可以呼了出来。
萨拉丁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丝紧张后的松弛,他的笑容变深了,而在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塞萨尔正仰头看去,他确实认出了那面黑旗上的白鹰,与他所见过的任何一只鹰纹都不同,他也猜到了来人正是萨拉丁,毕竟在苏丹努尔丁已死,群雄环视,择时而动的时候,萨拉丁这样又具有野心又有远望的人,又如何会在埃及开罗束手待命呢?
即便为了了解努尔丁去世后的状况,他也必然会亲自来一次。何况卡马尔要求他们将这些大臣带出阿颇勒,却没有明确的说,他们要到哪里去,这或许是在提防,但塞萨尔觉得更有可能是因为他已经与某人有了约定,而与他约定的人还能有谁呢?
如果卡马尔真的能够忍受蠢货,他就不会这样狼狈的逃出阿颇勒。
萨拉丁策马一路奔下丘陵,在距离战场不过几百尺的地方勒住了马,塞萨尔挥手拒绝了若弗鲁瓦的跟随,也是独自一人奔向萨拉丁。
萨拉丁就见这个少年骑士在马上向他微微躬身行礼,他伸出手来,却只见对方身体突然往前一倾,就摔下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