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宫 (第2/3页)
,身边的宦官闵随见状,只好再次提醒卞喜,整理一下着装,准备觐见王上?
随即,他便如梦初醒……依照礼仪,摘剑去靴……整理好衣冠后,在两排雄壮威武的殿前侍卫们注视下,独自一人大踏步地迈入“文竹宫”的大殿之内。
看着卞喜,渐渐隐入大殿之内的背影……宦官闵随,连忙闪入旁边的侧门,同时在嘴角处,不经意间地显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诡笑?
三年了……
自从卞喜入朝为官,封为玉尹,并以为楚王寻玉之名,四处游山玩水后……宦官闵随就开始了自己疯狂的揽权计划?
后宫之内,他靠着与闵竹的关系,深获王宠,逐渐成为总管太监……朝堂之上,他不断清除异己,扶植自己的势力……朝堂之外,他不断示好卞喜,却广撒眼线,暗中监视。
宦官“闵随”所做的一切,只为自己心中的那一团怒火……复仇之路何其修远兮,他将上下而求索?
文竹宫内,灯火通明,随身侍者,分列两边……铜炉檀香,殿前袅绕,四时雅乐,舒缓悠扬。
“臣,卞喜,参见大王,愿我王万年!”
一袭白色,宛若大儒打扮的卞喜,行完觐见的礼仪后,便起身垂首而立……楚王熊赀,携爱妃闵竹……此时正高坐于文竹宫内的大殿之上的王座内。
他看见甚是儒雅的卞喜,不由得心头一热,于是便关切的问道:“一别三载,卞喜,卞爱卿,你终于回来了?”
“多谢我王垂念,臣很好……卞喜不但回来了,也给王上带回来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首后世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此时,正从卞喜的嘴中脱口而出,诗的意境,在这个时代,猛的听上去,竟然也没有太大的违和感?
可毕竟还隔着代差,楚王熊赀听后,多少还是有点懵逼……他似懂非懂的,先是看了看卞喜,然后又侧脸望向闵妃……似乎想用眼神找到答案?
只因卞喜,带着后世所有的记忆……他来到了这个本不该属于他的时代,随口说了一些这个时代不该有的话语?
“玉尹大人,你刚才出口成章,所说的……到不像是现在流行的楚辞歌赋,更像是你自创的新作?
我和大王对此一知半解,还望解惑……难道你这诗词里面,真藏有所谓天大的秘密?”闵妃静静地看着殿前台阶下的卞喜,略显激动地说道。
楚王熊赀,此刻真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商是否在线?可见书同文,车同轨,才能一脉相承……看样,后世的秦皇嬴政,华夏一统,的确功不可没?
那是一张熟悉而陌生的脸?残留的记忆,也瞬间激起了她小时候的种种过往……没错,就是他……卞喜,自己的二哥。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还能再次相见?
只可惜,家已散,人故去……往事种种压心头,闵妃此刻内心虽是激动万千……但她现在并不打算,当着楚王的面与自己的二哥卞喜相认。
她曾对楚王说过:“家人都早已故去……就连自己的亲大哥,内侍宦官闵随,也只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已?”
至于其中的原委……闵竹认为不是不说,只是时机未到?于是,做为一个秘密,也只能暂时深藏在自己的心中。
于是,她强忍泪珠,只是一言不发,静静地望着阶下之人,平静地连自己都觉得有些可怕?
“闵妃,刚才所说不错……臣卞喜,参见娘娘?”
看着眼前那位高高在上,怀里抱着一只白猫,雍容华贵的女子,眉宇之间,似乎还残存着妹妹珠儿的影子……
卞喜再次拱手施礼后,看着那白猫似曾相识,如故人重逢,内心如五味杂陈,百般滋味,瞬间就涌上心头?
“大王,娘娘,如鉴,刚才我所说……的确不是现如今的楚辞歌赋,当然那也不是我自创的佳作,只不过是借后人之说,暗表其意罢了……”
三年来,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喜”为大王四处寻访美玉,虽走遍了楚国的大好河山,可惜,诸如“和氏璧”之类的国之重器,已然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但恰逢大王此次传召,臣于归途中……却偶遇一鹤发童颜之老者?他独居山岭,常在檀溪处,巨石之上,垂钓为乐……他一壶浊酒,半碗清茶,不问世事,悠然自得!
“喜”见状,知是高人,便上前施礼,随后与之对饮?酒过三巡,茶过五味,聊到尽兴处,便情不自禁,顺口吟出刚才那首诗……老者听后,略感惊讶之余……随即也作谶语附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鲛人有泪,月明如珠,蓝田日暖,紫玉林鲜,白璧萱红,不离不弃,秦灭六国,亡秦必楚。”说罢,老者便释然而去,再无踪迹,只剩下那余音袅袅,飘荡在空旷的山谷之间……
正因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喜”便独自一人,在山涧檀溪处的那块巨石之上,又苦思冥想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总算是悟到了老者,那词赋中的深意!
“原来,老者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不久后的楚国必乱……故在所做词赋中,留下谶语,并早已有了应对的办法?”卞喜一脸自信地说道。
“卞喜大人,果然有才情,除了相玉,诗词歌赋,也无不精通……楚国有你,实属蓬荜生辉……不过,孤还是要问……你刚才特意提到的那些诗词和谶语,到底有何深意?”楚王熊赀紧盯卞喜的双眼,满脸忧心忡忡地问道。
闵妃注视着阶下之人……楚王所问,正如她所想?
“卞喜……你就把刚才你所说的,那些诗词歌赋中暗含的谶语,逐一进行答疑解惑?也好让大王和我,彻底明白其中的玄机之所在……
这样,也不枉你三年的游历之辛苦,偶遇高人之福分?总之,大隐于市,小隐于野,你们都不是凡人,岂能一个‘俗’字了得?”
她紧盯着卞喜,替楚王缓缓地问道。
“呵呵,娘娘过誉了,卞喜确是凡人一个,而且还是俗不可耐的那种……只不过,现在遇明主,得其宠,学会了一些口舌之利罢了?”
“不过,这次确实如诗中所说……谶语中暗藏着惊天秘密?臣,卞喜所说的诗句,逐句解析的话,大意是……”
原来,这又是一番刻意地操作?
后世的刘赤,化身前世的卞喜……在那个时代,用诗词歌赋作为引子,吟出了所谓的“谶语”,其实就是他编织的一个善意谎言而已。
但是归途中,偶遇的那位老者却是真的……而且还是个熟人,是他告诉卞喜,只有远离朝廷中枢,才能躲避那人的窥视,这样他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想到这里……
他便一脸淡定地,开始逐字逐句,为眼前的这二人,继续解析起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所谓装饰华美的瑟,通常二十五弦……但是此次,拨弄之人,技艺高超,情感之深,如同五十根弦一起在演奏?那绝美动听的曲子……如泣如诉,让人一弦一柱,都在追忆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