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第2/3页)
这些是修行助益,是傍身手段。
可唯独不能成为自己的重点。
或许。
从此以后,自己都不会再接触幻界。
其间种种,与自己没有任何干系。
修真道路上,光怪陆离,有着数不清的隐秘。
偶尔时候,看到的沿途风景,固然美丽迷人。
可是。
若因此驻足,停留下来。
实为本末倒置,不是明智之举。
地藏王菩萨尊者的故事,或许精彩。
但于姜见而言。
若是有机会一观,自然甚好。
若是再不能相见,也无大碍。
姜见此时在意的。
是方才尊者所说,修悟《幽冥劫经》的要求。
这不是虚无缥缈的故事。
而是与自身修行,息息相关的东西。
这卷经文,以幽冥至宝身份,降临现实后,拥有诸多妙用。
其等阶,非常之高。
经文要求修悟生灵,要拥有“对于众生的怜悯”,让姜见思索良久。
他能察觉到。
《幽冥劫经》与自己暂时绑定后,如同水乳交融,没有任何异常排斥。
姜见自然不会天真认为,自己是地藏王菩萨转世,此宝合该归自己所有。
唯一的解释。
就是自己这里,当真有着“怜悯众生”的心思。
姜见一直以为。
在真实世界。
只有神明,才有怜悯世人的资格。
怜悯,非表义上的怜悯。
慈悲,亦非表义上的慈悲。
神明高高在上,不受祭拜,不收香火。
可这偌大的太阳系,现在的一切。
都以神明而生,因神明而存在。
太阳系八大行星,万亿生灵,在直径以光年计算的浩瀚界域中,欣欣向荣,修景繁盛。
这就是神明给予世人,最大的慈悲。
人类,原本短短百年寿元,通过刻苦修行,有机会暴增到上千年。
妖怪,出现在太阳系,以全新的种族面貌,活跃生存。
鬼物,或因生灵死去,或因阴气汇聚,从此成为真正的生灵,有了突破极限的机会。
魔灵,更加印证了世间万物,皆可化灵的盛大修景。
“凡有灵者,皆是生灵。”
姜见低声呢喃。
这是他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真正观点。
无论是人是妖,是鬼是灵。
都是世间生灵的一部分。
这想法甫一浮现。
《幽冥劫经》有所感应。
灿金经文绽放光华,映落而下。
神阙,涌泉,神宫。
三大窍穴,全都被黑金光流护住,多出了一重牢固壁障。
灵机运行速度,运转上限,灵蕴传输速率。
这些种种,全都提升了至少一成!
可怕无比的灵息,在姜见身周激荡而出!
姜见站起身来,体悟着体内的浩瀚灵机,轻轻握紧了拳头。
此时此刻。
姜见知晓,自己对于幽冥至宝的修行,终于踏出了第一步。
这卷经文,是辅助类型。
另一件幻景宝物,控水至宝“离恨”,则是攻杀控制类型。
阴山幻景的“地藏锡杖”,同样属于镇压控制。
这卷地界的《幽冥劫经》,刚好填补了辅助至宝的空缺。
在养魂木的滋养下。
自己的神魂源力,如同江海,生生不息。
无论是动用至宝,还是催动术法手段,都能维持很长时间。
“姜见。”
死界真君的声音,穿过屏障,清晰传来。
姜见回过神来,止住思绪,抬首看去。
死气屏障寸寸消融。
黑袍青年站在不远处,衣袖翻扬而起,正在为自己护法。
“谢过真君。”
姜见神色认真,走上前去,再次行礼道谢。
死界真君轻笑一声,道:“这卷幽冥至宝,我虽然不曾看过,但其散发出的气息,绝非常人所能驾驭。”
“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神魂与其绑定,初步开始修悟,已经非常不错。”
说话间。
真君袍袖一甩。
四周景象,顿时急剧变幻。
黑暗寸寸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望月山麓的熟悉景象。
“水星凶险,不是善地。”
死界真君身形即将消散,他的目光落在姜见这里,其中极为罕见地,有着欣赏。
“你等此去地外,执行计划的同时,也需尽力保证自身安全,以待来日平安回转。”
其话中语气,很是亲和。
姜见神情肃然,执礼道:“是,真君。”
这段时间以来。
死界真君,在地表七十府,名气颇大。
其对外展示的形象,一直都是与人为善,并且乐于提携后辈。
甚至,随着其名声越传越广。
许多地表界天骄,心甘情愿进入地界,在死界真君座下侍奉,日夜聆听真君训导。
不管这位地界的真君,内心真正想法,到底如何。
至少其确确实实,为地球做出了贡献。
地月四界。
大多数灵台境真君,都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死界真君,却是个例外。
其通过地表天京,发出地界公告。
即日起,所有神宫境生灵,只要愿意,都能前去地界听讲。
地表七十府,不少府主级别的人物,都对此很是心动。
根据传闻。
在真君座下听讲一次,寿元就能有所增加。
若是悟性高者,听到真君讲法,就连尘封许久的境界桎梏,都会有所松动。
此时此刻。
姜见与死界真君接触,内心判断之下,竟是觉得传闻非虚。
其贵为灵台境,作为高层次的生命,愿意屈尊降贵,亲自为自己护法。
这等对待后辈的恩遇,绝不是寻常真君所能做到。
在神赐联合论坛上。
死界真君的名望,竟然在一时之间,能与玉京上君相提并论!
时至如今。
在姜见接触过的灵台境中。
素衣神女,最为清冷矜贵,让人轻易看不清。
陆夜真君,作为灵台世家掌舵人,行事最重规矩,较为传统。
玉京上君,行事随性洒脱,却是金口玉言,喜厌分明。
死界真君,则与前者全然不同。
其余灵台境,无论脾气秉性如何,作为高层次生命,始终都是用俯视的目光,去对待其余生灵。
即便是玉京上君、陆夜真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