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屈辱城下之盟 (第3/3页)
皮往前冲。城上高丽守军箭镞、滚木、礌石如暴雨倾泻,冲在最前面的降兵瞬间被射成刺猬,后续者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推进,好不容易将数架云梯架上城墙,刚有士兵攀援,就被守军以长戟捅落,或被滚烫的金汁浇得皮开肉绽,护城河很快被尸体填满,河水染成暗红。
城西则是最惨烈的战场。为了拿下开京城,完颜宗翰忍住肉疼,让两千重甲步兵身穿两层铁甲,混在降兵中,靠着洞子的掩护,抵近城墙下,向开京城发起进攻。
“洞子”又称“洞屋”。它用木头做成拱顶的支架,上蒙牛皮,外形类似山洞或房间,能防御弓矢和普通的炮石。
高丽军用撞竿推倒云梯,又从城上抛下巨石砸毁洞子。
金军又推来巨型战楼。战楼外缚牛皮,内有攀登架,高度几乎与高丽军的城头相等。金军把战楼推靠在城墙上,直接从战楼顶端往高丽军城头上跳。
重甲步兵披挂着两层铠甲,不顾死活地冒着箭石爬城,其身披重铠,箭矢难入。有数百名重甲步兵竟爬上了城头,杀得高丽军损失惨重。
更可怕的是,后面的金军仍不停地死攻,踩着尸体冲锋。
王俣站在宫城箭楼上,望着城外金军如蚁附堤般猛攻,双手止不住地颤抖。他数次派使者捧着传国玉玺与降表冲出城门,却都被金军弓箭手射回,使者或死或伤,降表被箭矢洞穿,飘落在护城河的血水中。
万幸,以金富轼为首的一批高丽忠臣,身先士卒地顶在第一线,有些将士甚至不惜同归于尽,抱着金国的重甲步兵跳下城墙,才勉强守住了城池。
见金军这么厉害,王俣也顾不上那些主战派的劝谏了,而是在第一时间派郑知常代表自己去金营议和。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见开京确实不好打,便提出,要议和也行,但必须王俣出城来跟他们谈议和事宜。
当初,就是王俣派尹瓘、吴延宠等人征伐女真,修筑东北九城,先胜后败,后来将九城归还女真。再后来,在辽金战争期间,也是王俣拖延辽朝的出兵援助要求,并趁机夺取保州,改名义州,使高丽疆域抵达鸭绿江。
在王俣看来,金国对高丽展开报复,与他有脱不开的关系。
为了赎罪,王俣决定出城去见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
当然,王俣也知道他此行非常危险,所以,在出城前,王俣下旨,一旦他有三长两短,就让他的儿子王楷继承他的王位。
将王俣骗出城后,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以王俣为人质,向开京城中的高丽臣民勒索了大量的金银绢帛、各种珍宝、三千少女。
同时,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逼高丽跟金国签署藩属国协议,要求高丽出兵二十万帮金国打仗。
有王俣做人质。
还有兵临城下做威胁。
留守的大臣只能投鼠忌器,接受金国的敲诈勒索。
用李资谦的话来说就是:“金昔为小国,事辽及我,今既暴兴,政修兵强,日以强大,又与我境壤相接,势不得不事;且以小事大,先王之道,宜先遣使聘问。”
于是,开京城中的人刮地三尺满足金人的敲诈勒索。
同时,应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的要求,王俣调高丽战力最强的西军去宋辽金前线参战,再招募十五万新军作为辅军援助金国。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留守的高丽大臣只能按照王俣的旨意办。
至于这会不会得罪大宋,王俣君臣已经顾不上了。
于是,大量的兵马、金银绢帛、各种珍宝、高丽美人、粮草辎重被运回金国,甚至是送到宋辽金前线。
金军的战力迅速恢复,至少账面上的数字是这样的。
关键,完颜阿骨打原来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至少短期内,那些获得了大量好处的金国贵族不会再揪住完颜阿骨打败给赵俣令金国蒙受巨大的损失不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