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章 职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章 职业皇帝 (第2/3页)

他真下圣旨,让人给前线准备了极为充足的粮草辎重,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拿的酬劳全都是高于市价三成,他还授予刘法临机专断之权,不必事事写奏章请示自己。

    当然,赵俣敢这么干,也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底气。

    一来,赵俣手上有三支特务机构,谁都瞒不了赵俣。

    二来,其它朝代基本上都是太祖太宗也就是前一两位皇帝还能做到文武双全,后边的皇帝,都是长自深宫妇人之手,属于黄鼠狼下耗子,是一窝不如一窝,宋朝其实要好一点,不说赵俣,赵俣之前的赵煦也有点水平,但再往前的宋朝皇帝在武功方面就真不怎么样了,而赵俣则已经充分证明过自己在武功方面有着极高的水准,加上赵俣登基以后,大改崇文抑武,实行文武分治,大大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这让赵俣在军人当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所以,他不怕军人造自己的反,才敢这么信任前线大将。

    决定好的事情,先由蔡卞写个草稿,写完之后,赵俣亲自批改,定稿之后,再由蔡卞誊写出正式的圣旨。

    这次圣旨的内容非常长,书写很费时间。

    可赵俣就坐在蔡卞身旁耐心的等,一点都没有催促蔡卞,让蔡卞耐心写完,赵俣好盖章。

    见此,文臣也明白,赵俣并不是盲目的信任武将,同样的,赵俣也重视他们这些文臣。

    圣旨写好了之后,赵俣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前线,交给刘法。

    刘法看到赵俣给他的圣旨上,只是说“刘法爱卿当审时度势,相机而动,粮草辎重已备足,不日便会送到前线,朕予爱卿临机专断之权,勿负朕望”,一点都没有插手具体指挥的意思,而且赵俣还明确了他刘法拥有前线的最高指挥权。

    刘法知道,这对于一个宋朝武将来说,是多么大的信任。

    刘法二话没说,就冲燕京方向大礼参拜:“臣刘法领旨谢恩!!!”

    随着王厚、郭成、折可适、种朴、王鄯、王愍等将过世,大宋方面有“时论名将,必以刘法为首”之说。

    盛名之下无虚士。

    刘法从军之后,对抗西夏,屡立功勋,历任鄜延路第三主将、鄜延路钤辖、侍卫亲军马军司都虞候,尤其是积石军之战,对大宋进击河湟起到重要作用,累迁熙河路经略使。

    历史上,童贯求胜心切,逼迫刘法出兵攻击西夏统安城,刘法力战而死,统安之战后童贯又指责刘法违反其节制,让刘法承担了败军丧师之罪,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史上的千古冤案,李纲特意撰写《吊国殇文》祭奠刘法和为刘法鸣冤。

    此时,刘法的名声远大于历史上闻名天下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

    历史上,刘法的名声之所以不显,那是因为他的儿子刘正彦当时任护卫东宫太子的将领,却伙同护卫赵构的将领苗傅发动了“苗刘兵变”,以清君侧为名诛杀了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并逼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其子赵旉,后事败被处以极刑。也因此,已经为国战死的刘法也受到了影响,其战功和事迹变得默默无闻。

    赵俣穿越过来以后,虽然也重用童贯,但与此同时,他更重用王厚、郭成、折可适、种朴、王鄯、王愍、刘法等一大堆武将,让他们全都能展示出来自己的能力。

    人人都说,赵俣这一朝将星熠熠。

    但明眼人全都能看出来,这只是因为赵俣善于用人、敢于用人,他这朝的名将,实际上大多都是前朝留下的将领,有些还是前朝被埋没的。

    可在赵俣这一朝,根本就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他一点都没嫌弃赵煦,赵煦留下的人,他全都用了,并且是大用特用。

    而事实证明,赵俣确实会用人。

    就比如刘法。

    刘法率大军北上了之后,一点都没有着急行军,而是很有章法地将宋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让这五军相互为援,令金军不敢偷袭宋军,同时刘法广派哨探去前面探路,不给金军任何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为了震慑金军,刘法让人砍了一千棵圆木,伪装成李琳炮,“招摇过市”。

    这让完颜阿骨打不敢像伏击辽军那样伏击宋军。

    不仅如此,刘法还接应到了耶律淳所率领的辽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