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玉华策,御前赌江山 (第3/3页)
“谢陛下维护。”
不想,赵俣却摇摇头:“此事确与你有关,不然,莫俦也不可能先得探花,再得榜眼。”
见赵俣承认了他的猜测,甚至是承认了世人“徇私舞弊”的指责,赵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他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甚至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他之所以愿意放弃王爵,跑去参加科举,就是因为,他自信绝对能夺取状元之位,让他彻底摆脱宗室的束缚,为他自己正名。
他甚至都想过,在他夺取了状元之位后,世人的评价是,当初如果由他来继承皇位,赵宋王朝肯定会变得更好。
谁想,半路杀出来了一个莫俦,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很懂辽金之间的事。
关键,科举考的不是艺术,而是治国、经世致用之学,是关乎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深邃智慧。
赵佶心中虽有万般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他在这方面的造诣,确实不及莫俦。
赵佶有些垂头丧气,觉得他还是有些草率了,把科举想得太简单了,要不是赵俣徇私舞弊帮他拿到了状元之位,他可就丢人现眼了。
这里赵佶还是很感激赵俣的。
然而,赵佶万万没想到,赵俣语气一转,又说:“若是没有你,莫俦必不得一甲,二甲朕都未必会录取他。”
“甚么?!!!”
赵佶怎么都没想到,如果不是为了帮他,赵俣没准会将莫俦打成三甲!
‘那我岂不是必入三甲之列?’
想明白个中关键,骄傲自负的赵佶,真接受不了了。
输给莫俦也就算了,他最差也能拿个探花,好吧,这是不算赵樘的成绩的情况下。
可他自诩才高八斗,怎么都不至于成为三甲吧?
这不是把他看扁了吗?
赵佶看向赵俣,希望赵俣能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赵俣没答反问:“朕问你,辽与金孰强孰弱?”
赵佶心想,这还用问吗?辽国别看丢了燕云十一州,又被金国割据了东北,其版图仍旧不比赵宋王朝小,人口也有近千万。而金国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割据势力,人口多数几十万。金国怎么可能比得过辽国?
但答案要真是这么简单,赵俣也不可能问他了。
再想到,赵俣要将莫俦打成三甲。
‘莫俦的策论没问题,恁地时,便是他的方向错了?’
赵佶试探着问:“金强辽弱?”
赵俣断言道:“若我大宋不助辽,辽必被金所灭。”
‘这不可能!!!’
赵佶根本不信赵俣所说的,他猛地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惊愕,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言论。
‘辽国立国百年,根基深厚,岂是金国这等新兴小邦所能撼动?再者,辽国兵力雄厚,即便失了燕云之地,其铁骑之威,亦非金国所能匹敌。金岂能比辽强?’
关键,如果真是辽比金强,那么,赵佶和莫俦的策论基础就错了,那赵俣真打他们入三甲,可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而如此一来,没有赵俣维护赵佶,赵俣就真是跳梁小丑了,甚至是把皇家的威严都给丢光了。
那时,就算赵俣给赵佶恢复王爵,赵佶都没脸接着。
这么说吧,如果真是金比辽强,赵俣装着不知道此事,先趁着辽金之间的态势不明显,把他提成了状元,又夺了他的状元之位恢复了他的王爵,而是公事公办,那赵佶可能都没有活路可走了。
赵佶不信他自己这么差,所以他把头扭到一旁,拜道:“臣实难苟同!”
赵俣没说:“辽国看似强大,实则内忧外患交加。其国内部族矛盾重重,贵族腐化,百姓疲敝,早已失去往日之锐气。反观金国,完颜阿骨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部落团结,兵强马壮,且其民风尚武,斗志昂扬。此消彼长之下,辽国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是对赵佶说:“朕同你打个赌,若辽强金弱,朕便教你做宰相,若金强辽弱……”
赵佶很决绝地说:“臣愿任凭陛下处置!”
赵俣笑着说:“你我是兄弟,朕岂能因此小事对你痛下杀手?”
赵佶心中一凛,想到,‘你不会因为小事杀我,但要不是小事……’
赵佶看了一眼赵俣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有些后悔近期的所作所为了,更后悔刚刚的冲动。
还好,这时赵俣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你若输了,给朕画一幅《万里江山图》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