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为自己又行了,结果被彻底干懵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为自己又行了,结果被彻底干懵了 (第2/3页)

,互不相属,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各军将无法协同作战。

    耶律和鲁斡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上奏,请求耶律延禧下旨,让所有勤王军听从他的节制。他对耶律延禧说:

    “勤王之师集者甚众,兵家忌分,节制归一乃克有济,愿令霞抹等听臣节制。”

    耶律延禧降下御笔说:“驸马老而知兵,职位已高,可为皇太叔副也。”

    耶律和鲁斡以为,耶律延禧的意思是要让萧霞抹担任副元帅,听他的调遣。

    耶律和鲁斡暗自感叹耶律延禧的英明,裁处得当。

    可是,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萧奉先对耶律延禧说,这么安排很不妥,不能让耶律和鲁斡拥兵太重,以造成专权,别忘了,耶律和鲁斡可是耶律淳的父亲,他父子军权太重,会威胁到皇权,军权应适当分开,以相互制衡。

    耶律延禧觉得萧奉先说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耶律延禧将勤王之师分开,让耶律和鲁斡统帅一部分,让萧霞抹统帅一部分,末了,耶律延禧还让萧奉先的亲弟弟萧嗣先统帅了一小部分,用以制衡耶律和鲁斡和萧霞抹。

    再加上,耶律延禧亲自统帅的皮室军、属珊军、宫分军等军。

    辽军就被分成了四大部分。

    耶律和鲁斡、耶律淳父子所统帅的辽军屯于城东南,萧霞抹所统帅的辽军屯于城西南,萧嗣先所统帅的辽军屯于城北,耶律延禧继续坐镇燕京城。

    为防止另外三部辽军争权内斗,耶律延禧屡次申敕耶律和鲁斡、萧霞抹、萧嗣先,不得侵紊。

    可辽国的兵权节制已分为三部分,不相统一,三方计划采取行动时,往往托以机密,不向另外两方通报。

    这就导致,自兵权分开后,耶律和鲁斡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名存实亡,实际上掌握这个权柄的人是耶律延禧。

    从维护皇权上来看,耶律延禧这么干,也无可厚非。

    可要是从帅军打仗上来说,这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耶律和鲁斡很失落。想他们父子一心为辽朝,连没过门的儿媳都送给了敌人,不想竟然还被怀疑。

    这让耶律和鲁斡意兴阑珊,每日在军中饮酒作诗,将统军的事丢给耶律淳。

    耶律延禧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样下去会出事,他见己方兵强马壮,胆怯懦弱的心理有所改变。

    后来,当耶律延禧听使臣说,不拿全岁币及利息,赵宋王朝绝不会跟辽国和谈,还会继续打下去,十分气愤,赫然开始有用兵之意。

    在接下来的御前会议上,以耶律和鲁斡和耶律淳父子、萧霞抹为首的主战派,意见很明显占据了上风,得到了耶律延禧的有力支持。

    会议初步确定了,要击败宋军挽回耶律延禧和辽国的颜面,甚至做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但以萧奉先为代表的议和派对于用兵疑虑重重,他们以为,出兵攻击宋军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一旦失败,前边的和谈努力都将前功尽弃,而国家也将面临沦丧之危。

    将相之间,在国家大政方针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本来应该是辽国朝廷的绝顶机密,但奇怪的是,此事很快就在辽国朝廷上下传播开来,辽国的官员以及燕京城中的敏感人士对此都议论纷纷,说三道四,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其实,辽国之所以战和不定,原因都在耶律延禧这里。

    以前由于军力不足,连战连败,耶律延禧被困在了燕京城中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阶下之囚,为免遭沦丧,耶律延禧因为恐惧、害怕,才采纳萧奉先等人的建议热衷于议和,曾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搜括金银绢帛、珠宝古董,希望花钱买和平。

    而现在,辽国的勤王之兵已来了七十多万,双倍于宋军,特别是他们辽军多是骑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只要小心一些,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耶律延禧觉得他的腰杆可以硬起来了,所以,他现在又热衷于向宋军开战,希望用武力驱逐宋军,把他丢掉的面子给找补回来,让他可以站起来,像一个真正的皇帝。

    耶律延禧从一味求和,迅速转变为一心开战,其转变速度虽然有些快,但并不违背人性情理和基本逻辑。之前,他为了自己苟活,连怀了孕的爱妃都送出去了,甚至亲自跟韩忠彦说好话,要多丢人有多丢人。如今有机会找回场子,他肯定求战心切。

    只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耶律延禧对找回场子重新站起来有些过于迫不及待了,他竟然在一天之内五次派人去催促耶律和鲁斡早日出兵。

    耶律和鲁斡尽管心灰意冷,但还是很冷静很沉稳的,他始终坚持,绝对不能跟宋军决战,甚至会战都不能打,只能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打骚扰战、打非接触战,不然辽国很有可能会吃他们承受不起的大败仗。

    耶律和鲁斡的表现令耶律延禧很失望,耶律延禧于是又将希望寄托在萧霞抹的身上。

    萧霞抹认为这是他取代耶律和鲁斡掌握辽国最高军权的天赐良机,所以表示:“臣愿亲领大军夜叩宋主御营,生擒宋主,以雪前耻!”

    耶律延禧大喜,当即向萧霞抹许诺:“若成功,当授王。”

    耶律延禧甚至还和萧霞抹计划好,万一劫营失败,萧霞抹就把责任全都扛下,表示这都是他擅自做主,跟耶律延禧无关。

    耶律延禧大为感动,认为萧霞抹才是辽国最大的忠臣,中流砥柱。

    为了确保能劫营成功,耶律延禧特意找萨满祭司占卜了个黄道吉日。

    结果,萨满祭司占卜出来,十月十一是得胜之日。

    萧霞抹于是决定三日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