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辽太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辽太后 (第1/3页)

    …

    在宋辽两国共同努力下,两国有惊无险地交割了所有战马。

    交出战马意味着什么,辽军将士其实很清楚。

    所以,在交马时,很多辽军将士脸上都甚有愧色,还有不少与自己的战马朝夕相伴的辽人,在交马时,哭得撕心裂肺。

    得到这些战马了之后,赵俣让人将其中最好的战马挑出来,留给神机军和四辅军,将剩下的战马以及神机军和四辅军淘汰下来的战马凑出来五万匹直接送去西北战场交给章楶,以助西军收复西夏。

    等辽军将其所有的战马全都交出来了之后,赵俣让苏辙率领赵良嗣、李处温、李处能、蔡靖、吕颐浩、张孝纯、沈琯、许采等八名宋使入住辽国的尚书省朝堂。

    苏辙代表赵俣,向耶律延禧宣布:此后,辽国朝廷所有军政活动,都必须事先向他们告知。

    这并不是苏辙等人的最主要任务。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交割岁币以及利息。

    在赵俣的命令下,在宋辽两国交割完战马了之后,苏辙等人便盯上了燕京城中民间的马匹,要求燕京城中一匹马不得留,牛羊骆骡驴也是一样。

    耶律延禧于是亲自下圣旨:不论任何人,都必须将其所拥有的马匹限两日内交赴到南北两院;隐留者,全家并行军法;告者,赏钱三千贯。

    于是,除了最早交割的近七万匹战马,自耶律延禧的御马以下,辽国南北两院又收到了四万七千余匹马,全都送给了赵宋王朝。

    这次甚至就连耶律延禧亲卫所掌控的马匹都交纳了出去。

    而且,其中还包括耶律延禧的三千匹能日行五百里的宝马。

    从此以后,燕京城中的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豪商巨贾,再外出时,有的乘轿,有的徒步而行,燕京城内再也看不到一匹马。

    赵宋王朝将燕京城中的马全都要过来了之后,燕京城中的人便彻底丧失了突围出燕京的可能,成为了真正的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接着,赵俣便让苏辙等人跟耶律延禧君臣索要兵甲。

    赵宋王朝这边给出的理由是,燕京城中的军民拥有这些兵甲不安全,之前他们接连在燕京城内外作乱,还冒充宋军破坏两国议和,甚至把赵宋王朝的官吏都诛杀了好几个,这要是不彻底杜绝,不利于宋辽两国议和,也不利于燕京城恢复秩序。

    在赵俣的示意下,苏辙等人要求,燕京城中的军民不得留有寸铁,将燕京城中的所有兵甲,包括铁条、牛角、牛皮、牛筋、羊皮、箭笴(杆)、翎毛等战略物资,全都收缴起来,送交给赵宋王朝。

    事已至此,耶律延禧君臣哪还敢不交?

    于是,耶律延禧下旨,让南北两院同时张榜公告,令城中军民限期三日内交纳所藏兵甲、战略物资,期满不交者依军法处置。

    所有人都知道,这表面上是耶律延禧的意思,实际上却是赵俣的命令,谁敢违抗?

    于是,燕京城中的军民陆续将兵甲、战略物资交了出来。

    结果,各种兵甲、战略物资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萧奉先组织了十万民夫,用车辇运,用民夫挑,经过数日,才将这些兵甲、战略物资送到了赵宋王朝指定的地点,然后一部分转运去河北地区,一部分送回东京汴梁城,一部分送去西北地区支持西军收复西夏。

    索要完兵甲、战略物资,赵宋王朝又跟耶律延禧君臣索要两百万石粮食。

    燕京是辽国五京中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号称“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它承担着辽朝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功能,作为辽朝南部的重要城市,需要储备大量粮食以供应城市居民、军队以及应对各种不时之需。

    辽国还有较为完善的仓储制度,在各地设有粮仓。燕京作为辽朝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仓储规模更是相当可观。

    可话又说回来,赵宋王朝张嘴就要两百万石粮食,也着实是有些强耶律延禧君臣所难。

    关键,耶律延禧君臣要是将燕京城中的粮食全都给了赵宋王朝,城中的人该因为没粮而慌了。

    好在,如今已经到了燕地秋收时节。

    最终,宋辽两国经过友好协商,辽朝将燕地所种的粮食全都给了赵宋王朝,让宋军和赵宋王朝的民夫自己收割。

    赵俣并没有嫌这麻烦,而是在第一时间派民夫去能找到的地区挨片收割粮食,并令军队轮番去收割粮食,甚至以五五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