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19章:匠人们的春天!张太岳强势归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219章:匠人们的春天!张太岳强势归朝 (第3/3页)

街展会上转了大半日,沈念与冯保伴随左右,一群锦衣卫护卫他的安全。

    此展会,无疑在潜移默化间便提高了匠人们的地位。

    ……

    九月初十。

    工部尚书李幼孜呈递奏疏,希望朝廷为天下匠户减负。

    对一部分拥有可解放生产力的发明或技术的匠人,免除匠役,在不脱籍的情况下,准许他们的儿子参加科举。

    如此。

    相当于让一部分匠人拥有了与士农工商四民同等的权力。

    此举将迅速提高匠人的地位,也使得更多匠人为此而贡献出更多的发明与技术。

    小万历当即表态,应允了这番请求,并令工部拟定新的匠户条例,为他们减负增酬。

    这使得京师的匠户们甚是兴奋。

    一旦他们的后代能参与科举,他们的日子便有了盼头,即使考不上,也能用知识改造一些粗糙的发明,使之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朝廷这样表态,其实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朝廷永远不会亏待对百姓有裨益的人。

    ……

    九月十五日,第一届匠人展会圆满结束。

    工部足足留了七十多名有能力的匠人,以“月钱三两,衣食住行全管”的代价,让他们在工部为吏,专心于发明创造。

    若有重大贡献,还能特例擢升,变成官身。

    要知当下底层百姓的月收入,大多都在一两到二两之间,而每个月一个五口之家耗粮约1.5石,即0.75两。

    这些匠人平常的月收入,大多也在一两到二两之间。

    月钱三两虽不算很多。

    但是“衣食住行全管”六个字,相当于月钱五两。

    这些匠人都是顾家的老实人,在衣食住行全管的情况下,一年之间,他们大概率能存35两(年收入总计36两)。

    他们的孩子可以参加科举后,他们就更不愿乱花钱了。

    这些人受够了白眼,心里非常清楚,但凡家里能出个秀才,那都是祖坟冒青烟,县乡的地主皂吏都不敢再欺负他们。

    ……

    九月二十日,午后。

    一身素衣的张居正回到了京师。

    其坐着马车,直奔皇宫,在午门前换上官服,然后进入文华殿。

    不多时。

    连同冯保在内的太监宦官全都在文华殿外待命,殿内只剩下小万历与张居正。

    大约半个时辰后。

    内阁三大阁老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人被召,也进入了文华殿。

    殿内,无宦官宫女陪护,更无起居注官。

    此事大概率由马自强任起居注官记录,然后单独封存,沈念等起居注官无查看之权。

    但日后编撰实录时,定然会让当值史官打开看一看。

    直到黄昏,四大阁臣方从文华殿内走出。

    四人皆是眼眶泛红,显然在文华殿大哭了一场。

    之后。

    张居正四人先回到内阁,稍坐之后,一起来到了票拟司。

    沈念等十八名票拟检详官提前得到消息,全都汇聚在票拟司。

    票拟司实为张居正的平替,如今张居正归来,票拟司大概率要被撤销了。

    票拟司前厅。

    四大阁老站于最前方,申时行、王锡爵、沈念等十八名票拟检详官分列两侧。

    张居正看向众人,看了许久后,轻捋长须,说道:“诸位,辛苦了!”

    能让张居正道一声辛苦,已是不可多得的荣耀。

    张居正说完后,看向沈念,朝其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不仅是对沈念这些日子处理政务的认可,而且还蕴含着对沈念的感谢。

    沈念连忙躬身拱手。

    这一刻。

    他感觉大明朝堂那股百官拧成一股绳的感觉又回来了。

    他的腰间突然有了支撑,浑身上下都充满干劲,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这就是张居正的个人魅力。

    张居正与其他三名阁老在票拟司待了片刻,关心了沈念等人最近的情况后,便离开了。

    沈念知晓,明日常朝,必将有大事发生,内阁肯定是要动一动了。

    ……

    这日黄昏,放衙之后。

    各衙官员无一人准时放衙,全都在衙门忙碌。

    有人是真忙碌,有人是假装忙碌,但却都不敢走。

    沈念因日讲教案需要调整被申时行拉住,晚放衙了近一个时辰,然而他仍是今日放衙回家的第一人。

    这就是张居正在朝堂的影响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